中國的立國精神(要抵抗日本帝國主義先要抵抗日本武士道的精神)

    八、臨陣勿早退
    九、勿怠忽武具
    一○、要用利劍勿用鈍刀
    一一、勿徒傷人命
    一二、行動要謹慎
    一三、勿虛言
    一四、每事要忍耐
    一五、勿忘忠節
    一六、勿於人前食物及買賣
    一七、慎禮節
    一八、不可過事風流
    一九、崇信神佛
    二○、勤勞公事
    二一、守軍法
    二二、明君臣僧俗貴賤上下仁義禮信之理
    二三、飲勿過量

--------------------------------------------------P.617--------------------------------------------------

    二四、勿淫他人妻女
    二五、研究文學等
    當時武士道受中國文學陶冶亦深,武將多長詩歌者,如信立臨死時歌「大抵還他屍骨好,不塗紅粉自風流」。
    上杉謙信攻能登時歌「霜滿軍營秋氣清,數行過雁月三更,城山併得能州景,遮莫家鄉憶遠征」。
                                        四、日本武士道之完書
    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統一全國,立江戶幕府,執日本國政,達三百年,日本武士道更為可觀。家康一生,以尚節義,戒輕薄,愛士民,信賞必罰,為行政要領。而其精神皆得力於儒家。至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建孔廟,興學校,文教愈盛,一方面以儒術為治國平天下之大本,一方面以儒術陶冶武士之身心。至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亦重用儒臣,政尚儉約。至第十代將軍德川家治更大修文武二政,世稱為寬政之治(清乾隆時)。總之自德川家康以來,歷代將軍,崇尚儒術,而儒教的武士道,因以成立。此儒教的武士道,比前期狹隘的武士道之範圍加大。當時武士之必修信條,分為二途:一為練武,一為學文。武士以實踐儒家之主張為其重。家康曰:武將雖長於武事,如拙於學,不明聖賢大道,則匹夫之剛而已,武將務必力學,方任可入德之門。
    德川時代既重武士道之精神,儒術對於武士,自具特別之權威。所有武士,無不了解忠孝之大義者

--------------------------------------------------P.618--------------------------------------------------

,由盡忠死難武俠忠君等道德,而完成幕府末世尊王之大業。

--------------------------------------------------P.619--------------------------------------------------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