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運動

內容來源:卷十四  演講

隸屬章節: 演講\中華民國二十六年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七月十八日在廬山暑期訓練團講——

要旨
 一、建國的目的是要建設三民主義的新中國,實現民族獨立,民權平等,民生自由;而欲達此目的,必須恢復民族的自信力、自治力、創造力。
 二、建設之首要在民生,民生之首要在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解決民生的方法,是要以生產為主,同時注意到分配的平均,且必先實行下列幾件事:
   (一)實行平均地權;
   (二)防止資本操縱,實施累進稅率;
   (三)促進勞資合作,實施勞資仲裁;
   (四)發達國家資本,保障私人企業;
   (五)政府與人民協力解決生產及分配問題。
 三、建國的三要素——精神、物質、行動,必須從推進新生活(精神)、國民經濟建設(物質)及勞動服務(行動)的三種社會運動著手,而後三個要素才能相結合聯繫,發生巨大的功用,來完成建國的事業。
 四、建國工作的入手方法,可分兩方面:
   (一)推行地方自治,依照建國大綱規定,舉辦地方事業,奠定自治基礎。
   (二)培養國民能力,要應用教育的方法,管、教、養、衛同時並進。
 五、建國的原動力,就是八德,尤以仁愛為中心。在固有道德之下,誠為一切行動之最高基準,而表現

--------------------------------------------------P.586--------------------------------------------------

於行為與態度的就是嚴;再由嚴推行起來,便可以做到「實」與「公」;若再負責力行,即可達成建國目的。
本文
 今天在畢業典禮時候,特將建國運動,作一個系統的總括的講述;使大家明瞭建國的目的,建國的究竟,建國步驟與入手方法,以及建國的原動力所在。我們明瞭了建國的目的和究竟,才有正確的方向;明瞭了建國的主要工作與入手方法,纔不會本末顛倒;我們尤其要明瞭建國原動力,發揮應有的德性而奉為行動的準則,我們的建國工作纔能夠迅速推進而收很大的效果。
 我們要建設三民主義的新中國,這是我們建國運動的總目標。三民主義是我們 總理為中國定下的革命救國的最高原則,要促進中國的國際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經濟地位平等,使中國永久適存於世界。我們要建國,就要實現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將中國建設成三民主義的新國家。

一、建國目的

 (一)要實現民族獨立:集中全民族各階層的力量,把國家和民族的地位扶植起來,排除一切的侵略壓迫,造成完全自由獨立的國家。
 (二)要實現民權平等:要使中國國民都能夠享受充分的民權,先要由國民全體解決民生需要和民族的問題,來奠定民權基礎,才能得到真正的平等。
 (三)要實現民生自由:人民一切的生活需要,都能得到均等普遍的滿足,不受何任的限制,不感

--------------------------------------------------P.587--------------------------------------------------

到任何的缺陷。
 (一)要恢復民族自信力:我們必須使全國國民認識本國歷史文化之偉大,在教育上要特別注重於史地課程,使大家尊重本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以及我們中華民族固有的疆域,而有發揚光大的信心,一方面提高一般國民的國家觀念,知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我們要有堅確的自信,勿盲目崇拜外國而唾棄本國的文化,我們要自信革命必能成功,民族必能復興。
 (二)要恢復民族自治力:中國古代無論地方與個人自治力本來是很發達的,人民守望相助的習慣很普遍,地方自治的組織規律很嚴明,對於個人自治工夫尤為注重,我們必須把我們民族固有的自治力恢復起來,纔能實現民權的平等,所以我們必須提高人民的知識和經濟地位,培養國民的政治能力,從實際上訓練人民有管理地方事務和行使四權的能力,而後民權才有堅實的基礎。

 (三)要恢復民族創造力:我們祖先一切創作和文化,都要比同時期的其他國家高尚而偉大,現在的貧弱的現象,是喪失了創造力的緣故。我們要促進物質建設以解決國計民生的需要,就必須一方面發展我們固有的知能,一方面儘量灌輸近代科學的知識和技術。

二、建設之首要在民生

 建設之首要在民生:這是 總理在建國大綱中特別提示的一句話。 總理在民生主義演講中說明民生為歷史的中心,而 總理的三民主義,實在也是以民生主義為中心。民族主義要扶植國家與民族的獨

--------------------------------------------------P.588--------------------------------------------------

立,就要排除民生的障礙;民權主義要建設人民的權力,就是要使人民自身能解決民生問題。依照總理的定義「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也可以說是國家的生計),群眾(民眾)的生命」,民生問題實佔建國工作上最主要的中心地位。

 民生首要在日常生活問題:如上所說,民生的範圍是非常廣大,但實際上民生之主要問題,還在於全體人民的日常生活,即食、衣、住、行之四大需要,人類一切的經濟活動,可以說都為要解決此日常的實際生活問題。
 解決民生方法:民生主義的目的,既在於使衣食住行各種生活需要得到普遍均等的滿足,而物質條件是有限制的,我們充分供給需要,就不能不注意於生產,我們為要使人民得到均等的享受,就不能不解決分配問題,所以解決民生的方法,是要以生產為主,而同時注意到分配的平均。根據 總理民生主義與建國大綱所指示,和目前國家事實之需要,我主張以為要解決民生方法必先實行下列幾件事:
 (一)實行平均地權:我們要測量土地,釐定經界,實施土地法規,實行報價徵稅。土地問題是民生問題中最主要的問題,土地問題有適當解決,社會階級中便沒有兼併侵削的不平均現象,達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
 (二)防止資本操縱,實施累進稅率: 總理節制資本的主張是一方面允許私人的企業,而同時要限制私人資本,不許其操縱國民生計。我們為防止私人資本的過分膨脹,最有效的方法莫如施行累進稅率,不但遺產稅所得稅應累進,其他足以增殖資本的稅源,也應採取累進的稅率。但日常生活需用品,

--------------------------------------------------P.589--------------------------------------------------


則應在例外,然亦必須有一定的限度。

 (三)促進勞資合作,實施勞資仲裁:在中國生產落後的狀況之下,萬不能允許勞資衝突來妨礙生產,我們一方面要使資本勞動雙方面均在國家民族最高利益之下密切合作,來加緊生產,同時對於勞資糾紛還要實施強制仲裁,使不致影響到生產的低落。
 (四)發達國家資本,保障私人企業:我們為救濟貧弱,必須積極生產,所以一方面要發達國家資本,使凡有獨佔性或私人能力不能舉辦,以及與國計有關事業,都由國家來經營,同時一方面還要保障私人的企業,以扶持國家整個產業之發達。
 (五)政府人民協力解決生產與分配問題:這是目前最切的需要,不但建國大綱中所示衣食住行四項的事業而已。

三、建國三要素

 我們分析人類一切活動,大概都包含有精神、物質、行動三方面,而我們艱難巨大的建國工作,更要從這三個要素上面加以推進,我們要同時提高精神的力量,要增進物質的利用,要促進行動的普遍與積極,而後三個要素纔能相結合連繫,以發揮巨大的功用,來完成建國的事業。所以我們哲學的基礎,不偏於物質亦不偏於精神,而要認識精神與物質並重而不能偏廢的,但是沒有行動的表現,雖有物質與精神,亦不能見其效用的。故我們的哲學,更應注重知難行易的行字,所以我主張行的哲學,就是這個

--------------------------------------------------P.590--------------------------------------------------

道理。
 (一)精神方面——要推行新生活運動:其主要目的,在轉移風氣,發展德性,掃除社會上腐敗的惡習,培養社會上活潑的生機,以禮義廉恥的規律,行之於日常生活之中,一切行動,都合乎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之標準,實在是一種精神革新的運動。我們民族精神,喪失已久,建國要件一切缺乏,唯有推行新生活運動,恢復我們民族固有德性,改革習慣,風動社會,才能振作積極的精神。
 (二)物質方面——要推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我們在建國進程中所感到最痛苦者,為物質的缺乏,因物質的缺乏,影響到國民生活的困窮,物窮而弱,同時更影響到國力的不振。國民經濟建設運動之主旨,在使各種人力與生產要素為全體適當之配置而使為有效之發揮,其目標為「盡人力,闢地利,均供求,暢流通,以謀國民經濟之健全發展。」我們知道中國不是沒有土地和物產,而是地不盡其利,物不盡其用,唯有推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使社會一致起來努力,才能解決物質缺乏問題。

 (三)行動方面——要推行勞動服務運動:我們如祗知道革新精神和增加物質,而沒有普遍積極的行動,還不能使精神與物質連結起來,還是不能改革中國散漫頹廢根深蒂固的惡習慣,而促使建國工作的迅速完成。所以我們必須提倡行動,必須使全體人民相勉以勤勞,使人人都以服務為可貴,因此我們必須積極推行勞動服務運動,不論學校機關和部隊,不論是普通的社會和家庭,都要繼續不斷,倡導督促,使成為普遍的行動。以上都是在社會方面著手的工作。

--------------------------------------------------P.591--------------------------------------------------

 

四、建國入手方法

 我們在上段所說的三種運動,乃是由三個方面來推進建國要素的社會運動,現在要講明建國工作的入手方法,因為建國是一件十分浩大的工作,所以我們必須從最扼要之處認定其入手之方法,才不致勞而無功。這入手法可分為兩方面來說:(一)就國家所由組成之地區單位上說,我們要推行地方自治。(二)就國家所由組成之人民方面而言,我們就要用教育與訓練的方法來培養國民能力。
 (一)推行地方自治:依照建國大綱所規定,在訓政時期,應該由政府協助人民籌備自治,這協助籌備的意義,就要先舉辦地方的事業,奠定自治的基礎,這些事項, 總理在建國大綱及地方自治開始實行法早有詳明的規定,現在斟酌事實之需要,再為補充幾項如下:
 甲、調查戶口。乙、測量土地。丙、辦理警衛(包括推行保甲)。丁、開闢交通。戊、普及教育。己、墾荒造林。庚、修治水利(築堤開渠掘井濬河均屬之)。辛、推行合作(盡力推行生產、消費、信用、運輸等各種合作事業)。
 (二)培養國民能力:我們要完成建國工作,必須使大多數以至全體人民成為健全的國民,都有相當的能力來貢獻於國家的建設,所以我們這二個入手方法,就要應用教育的方法來增進國民能力,關於此點應分管、教、養、衛四方面同時並進。這管、教、養、衛,本來是行政方面的工作,但我們要造成完全的公民,亦必須在此四方面施行訓練:

--------------------------------------------------P.592--------------------------------------------------

 

 甲、關於「管」者——管理的訓練:我們中國過去最忽略管理,其實管理乃是一種最重要的學問,我們對人、對物、對地、對事,都需要嚴密的管理,就人事關係而言,所謂監督、指導、分配、調遣、考核,都是管理的要項。至於對事對地對物,亦無不需要嚴密的管理,而後事無頹弛,地無曠廢,物無遺棄。在西洋有科學管理的專門學問,我們中國因為沒有這種的素養,一般不知管理的重要,所以一切不能確實,一切不能嚴密,一切不能作合理支配和運用,所以一切無謂的浪費消耗,不知國家一年要花費了多少的財物與土地等等。我們要培養國民能力,就要實施管理的訓練,使從各種實際事項或實際工作中,領略管理的重要,具備管理的能力。
 乙、關於「教」者——常識的訓練:「教」就是教育,我們救國建國都少不了教育的力量,而關於培養國民能力,在各級的教育中間應一致注重常識的訓練。我們過去教育上的缺點就在於好高鶩遠,不切實際,不知世界上最實用的事物,一定是最平凡的部份,我們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儘有許多連普通極粗淺的常識都不知道,所以國家得不到專家的助力。所以我們認為在國民教育上應以常識的訓練為基礎,常識充足的國民,必然是能擔負實務的國民。
 丙、關於「養」者——生產的訓練:養是發展經濟,充裕民生的意思,在國家與地方來說,就要發達公共的產業,就個人說,就是增加生產的能力。我們國家貧弱到此地步,建國運動中所需要的國民,必須是具備生產能力的國民,所以我們要就各種情況之下,對一般國民施以各種職業生產的訓練,養成勞動的習慣,革除倚賴游懶的惡習,至少限度,也要使農業和工業生產達到本國自給的程度。

--------------------------------------------------P.593--------------------------------------------------


 

 丁、關於「衛」者——國防的訓練:衛就是自衛,我們國家要達完全獨立,必須人民完全具備自衛的能力,小之則保衛鄉里,大之則保衛國家,所以自衛能力的養成,應以國防的訓練為主,而尤要者在提高其對於國家民族的觀念,犧牲奮鬥的精神,並養成其服從紀律的習慣。
 由於上面一種運動與推行地方自治及培養國民能力各種要目之實現,我們必定能達到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包含在內)與事盡其功的四大目標,則建國工作即已達到第一步的完成。

五、建國原動力

 我們知道無論任何事業之進行,必須有一個原動力在他的裏面發動,方能成功。今日建國運動既是這樣一個艱鉅遠大的工作,而其要目與方法又如此繁多,再加以我們國家所處環境如此艱難,和過去基礎如此薄弱,我們要想急起直追的來完成這一個使命,斷不是尋常的努力所能濟事,所以最後要講述「什麼是原動力」。認識了這一個原動力的體系,我們就要奉為鍛鍊精神的基準,共同一致的來達成我們的任務。
 建國的原動力沒有別的,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固有的德性。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八德,而尤以仁愛為中心。這是中國幾千年來世代相傳的道統,深入於一般的人心,幾乎成了每一個黃帝子孫的天性,只要把他恢復過來,就是建國的原動力所在。
 在固有道德之下,足為一切行動之最高基準的就是誠字。誠就是誠意,也可以說是決心,具備了這

--------------------------------------------------P.594--------------------------------------------------

個決心,便是徹始徹終,永不退轉,全力貫注,自強不息。未知的時候,一心不亂的去求知,既知之後,一心不亂的行其所知,所以古人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由於這個誠字,再表現之於行為與態度方面的就是嚴正的「嚴」字。嚴是嚴以自律,嚴於處事,一絲不肯假借,一些不肯放鬆的意思,而且有整個完滿的意義。與這個嚴字相關聯的,在內在品格上有智仁勇,在行為的法則上有禮義廉恥,具備了智仁勇,便能夠不惑不懼,自立自強;具備了禮義廉恥,便可做到了不屈不撓,自愛自重。再由嚴字推行起來,凡人能嚴正,則必能做到實事求是的「實」字,人能確認了真實,便能埋頭做去,既不見有可畏,亦不見有所謂艱難。人能嚴肅自主,就能正大光明,便可做到「公」忠體國的公字,不但不雜一絲一毫自私之心,還可做到大公無我而服從公共的理法。人能無畏無難,則必能竭盡責任,自立自強,人能無私無我,則必能確守紀律,互助合作。如果一方面能自強自立,一方面能互助合作,若再能認識總理知難行易的哲學,人人以唯公唯實的態度而負責力行,則所謂有志竟成,當然可克服一切當前的障礙,而達到主義實現,建國完成的目的。

 --------------------------------------------------P.595--------------------------------------------------

 

--------------------------------------------------P.596--------------------------------------------------

最近更新於 20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