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憲法草案之意見十二項

內容來源:卷三十七   別錄

隸屬章節:別錄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二月十日約集本黨中央負責同志談話中提示——

    (一) 本人對於憲法草案,向未發表意見,實因 總理遺教明白昭垂,我中華民國之憲法必為五權憲法,無待余之多述。深信憲法之起草與制定,必不違背 總理之遺教也。余之對憲草不多發言者,更因國人一般心理,對人對事,常多混淆。余若發言,或恐有人以為余有希望作總統之意,而所言者乃為自身打算,故寧緘默不言。
    (二) 今日在座者,均本黨老同志,余敢明言余不擔任總統。但余為黨員,必絕對遵奉 總理之遺教及本黨五權憲法之黨綱,此則為不可移易之志願,亦為余之決心。
    (三) 此次政治協商會議中,憲草所決定之原則與 總理遺教出入處頗多。余事前未能詳閱條文,在協議決定以前,不及向本黨代表貢獻意見,以相商榷。協議既定之後,本黨代表八人所同意者,黨不能不為八位代表負責,雖有不同意之處,黨亦祇好為所派遣之代表負責也。然事實上欲據此原則作為定案則窒礙甚多,且決不能拘束國民大會而使之通過,亦為甚明之理。
    (四) 本黨致力革命,為三民主義五權憲法而奮鬥。吾黨同志先烈之流血犧牲,即為實行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今協商會議雖接受三民主義,而對五權憲法則多所改易。如此則本黨不啻自己取消其黨綱,

---------------------------------------------------P.333--------------------------------------------------

而失其存在之地位,且亦無以對已往為革命奮鬥而犧牲之先烈與軍民。故余為此事,實甚傍徨不安。
    (五) 凡事不可太勉強,吾人如變更 總理五權憲法之精義,而制成一種不合黨綱、不適國情之憲法,則他日本黨同志必有揭五權憲法之名義而革命者,吾人將無法加以制止,而禍患將不堪言,故不可不慎之於始。
    (六) 總理最主要之遺教,為建國大綱。若引用其他講演論文之片段,而置建國大綱於不顧,此即不免流於曲解,不足以服黨內同志之心,亦不能保證國民大會代表之不反對,故憲草之制定,必須以建國大綱為準繩。
    (七) 余之見解,以為此時吾人提出於五月五日國民大會之憲法草案,必當絕對符合於 總理五權憲法尤其建國大綱之遺教。待本屆國民大會集會決定憲法,而召集下屆國民大會時,本黨乃為真正還政於民。換言之,下屆國民大會時,如對憲法有所修改,而對五權憲法稍有變通,本黨乃可通融接受,此時決不可犧牲五權憲法之精神,否則本黨即喪失其立場矣。
    (八) 或有以為祇要不背五權憲法之精神,而不必拘泥於五權憲法之形式者,此亦為不盡妥善之論。余之意見,即五權憲法之形式,亦不可多所變更。
    (九) 政治協商會議協商決定之憲草原則中,最不妥者,即為國民大會不以集會之方法行使四權。而以全體國民各在其居住地點行使選舉、罷免、創制、複決之四權。因我國民情散漫,公民智識更未普及,假設各地人民得不以組織國民大會之方式,而在原地行使四權,設使有人利用此點,隨時號召各地之

---------------------------------------------------P.334--------------------------------------------------

選民行使四權,則國家基礎即隨時搖動,而陷於不安之狀態。故此項原則為最不妥善者。
    (十) 原則中又一不妥之點,必須注意再加研討者,即為中央政制。此在憲政初實行時,尤關重要,應顧及我國之國情及事實,不可以若干學者空想之理論,拼湊而成,致有捍格難行之處,使政府成為無能之政府,而無法做事。
    (十一) 省得自制省憲一節,並不見於建國大綱,而縣為自治單位,則明言於建國大綱者。余意省憲制定,在最近五、六年內當不致成為事實,吾人無須重視。但省的地位之確定(如省得兼為自治單位之論),與省長民選之實行,須於縮小省區同時考慮,方不致演成散漫割據之局面。
    (十二) 本人對於法律無暇研究,惟知以 總理遺教為依歸,實因憲草關係國家未來之安危,故不得不直陳所見。深望今日在座之各位老同志,於此次憲草審查委員會開會時,盡保障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之責任。

---------------------------------------------------P.335--------------------------------------------------

最近更新於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