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本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政治報告

白指出日本侵華戰爭一旦開始,即使是中國國民黨被他擊敗,而中國國民黨失敗以後,就是俄帝挾共匪朱毛來統治中國,脅制日本,日本決無倖免之理。可惜當時日本軍閥對於我這種忠告,毫無警悟,而且盧溝橋事變之後,又進逼平津,我們就不能不發動全面抗戰。當時中央所持對日方針「和平未至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至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就是這個道理。
    (丙)我國抗戰建國方針的用意
    抗戰發生之後,本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臨時會在武昌舉行,決定了抗戰建國的方針。要知道「抗戰建國」這四個字不是隨便定下來的。這四個字的意思是說我們要一面抗戰,一面建國,要在抗戰中建國,要做到抗戰勝利,就是建國成功,使我們中國在抗戰勝利之後,有力量對抗俄帝由北方侵入的危險。當然,莫斯科侵略主義者,看得出我們的意思。民國三十二年,我在「中國之命運」中提出了戰後十年建設計畫,俄帝立刻指使中共奸匪和國際共產黨全力攻擊這本書,到了抗戰結束之後,奸匪朱毛便發動武裝叛亂,破壞我們中國的建設了。
    (五)第二次大戰的結局
    (甲)無條件投降
    第二次大戰的起因已如上述。大戰的結局是怎樣呢?大戰的結局是犧牲了中國,瓜分了德國,卻保全了日本,但是日本的保全不是偶然的。在第二次大戰以前,一般軍事家和政治家總認為任何戰爭的結局,都是戰敗國接受戰勝國所提條件的和平會議。民國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四月,美英兩國的卡薩

---------------------------------------------------P.123---------------------------------------------------

布蘭加會議結束後,羅斯福總統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句話,不僅使我個人,亦且使世界各國都為之震驚。當時邱吉爾首相對此曾抱猶疑的態度,羅斯福總統卻始終堅持了這一要求,不肯放鬆。實際上這一要求,對歐洲戰場的效果是逼得德國作戰到底。從史大林看來,德國的毀滅愈是徹底,俄帝對歐洲愈是居於優勢;而第一次大戰之後,西歐列強在東歐設立緩衝國以範圍俄帝,和提攜德國來對抗俄帝的歷史,愈沒有重演之可能。所以這一要求,是徒有利於俄帝的。
    (乙)日本天皇制的維持
    當時我已料到大戰後的俄帝東侵的危機,要保持戰後日本免除赤化的憂慮,所以在開羅會議中,力主日本人民有選擇他自己國體的權利;換句話說,就是日本可保持其天皇制來收拾他戰敗的局面。所以波茨坦對日宣言就沒有明白提出廢除天皇制的條件,也就是沒有貫徹「無條件投降」的要求,歷史的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不僅提早了日本的投降,並且保持了戰後日本國家的完整。直到今天,東西德的分立,使中歐成為今日歐洲的火藥庫,而完整的民主日本卻成為太平洋對俄防線的中心基地之一。這是我們稍感欣慰的一件事。
    (三)政治上的失敗
    國際政治上的悲劇和我們外交上的失敗,已如上述,現在我要進而檢討政治上的失敗。
    (一)不能歸咎民主憲政

---------------------------------------------------P.124---------------------------------------------------

    在三十六年之間,戡亂與行憲二者同時並舉。行憲對於動員作戰的影響,最顯著的即如奸匪及其外圍份子,在「民主」與「自由」的掩護之下,發動反徵兵反徵糧等破壞動員作戰的運動;又如選舉上的競爭使各縣市中堅人士分化對立,特別是本黨的組織與紀律幾呈分裂瓦解的現象。所以有些人檢討過去的失敗,往往歸咎於開始憲政,甚至懷疑到民主政治,以為中國萬不可行。但是我們不能同意這種說法。要知道中國國民革命,在政治方面是以憲政為目的;在對日抗戰勝利以後開始憲政,更是本黨對國民屢次申明的諾言。倘如真是為了行憲而招致失敗,那這種失敗,乃是心安理得,個人毫無怨尤。
   (二)政黨政治的失敗
    但是我們必須痛切反省的一點,就是本黨與匪相持已三十年,對匪認識應該深切,反共經驗應該豐富,為什麼正在大敵當前,走到國家存亡,文化絕續的關頭,乃在國民大會選舉副總統的問題上,竟不顧黨的紀律,而要強求自由競選,本黨就在這樣自由競選鬥爭攘奪之中,而招致整個的崩潰?為什麼只顧派系,只爭地位,不能注視當面敵情,認清黨國危機;甚至以敵為我,以我為敵,投降靠攏,恬不知恥?這是黨的組織不能堅強,黨的紀律不能嚴肅,而使政黨政治無從健全,給予奸匪以分化的機會,滲透的空隙。這真是本黨的奇恥大辱,決不能諉卸其咎責於民主政制的不可行。
   (三)民主政治的弱點
    我們也不必諱言,共產主義是在民主政治的弱點之上生存和發展的。今日民主國家與俄帝集團正在作生死的鬥爭,縱令民主國家的物力超過俄帝,人力的比較上已有遜色,而組織力更瞠乎其後。無論國

---------------------------------------------------P.125---------------------------------------------------

家怎樣富強,假如他社會的輿論,政府的政策,甚至政黨的成敗,受了國際間諜的滲透和操縱,那他就決定沒有對抗侵略,自保生命的希望。所以我們檢討過去失敗的時候,要尊重民主憲政的體制,更要研求增強組織力量,發揮民主政治的效能的途徑。
   (四)經濟上的失敗
    其次就社會方面來說,我們中國經過了長期抗戰,農村凋敝,黃河以北幾省的農業區域,又被奸匪盤踞,大都市便成為人口集中的處所。而工業尚未恢復戰前的繁榮,建設更遭受奸匪的阻撓,國民就業的機會,不能增殖,失業問題,更是奸匪暴動所製造的難民,繼續增加,而倍形嚴重。特別是民國三十六年間,行政院宋院長擅自動用了中央銀行改革幣制的基金,打破了政府改革幣制的基本政策,於是經濟就在通貨惡性膨脹的情勢之下,游資走向投機壟斷,正當的企業不能生存,中產階級流於沒落,社會心理日趨浮動之中,經濟崩潰的狂瀾,就無法挽救;這是大陸經濟總崩潰最重要的環節,亦是今後經濟事業最重要的教訓,不可不特別警惕。這是經濟失敗內在的原因,至於外在的造成經濟加速崩潰的原因更多了。尤其是奸匪乘人心浮盪社會動搖的危機,乃以吃光主義和反饑餓等等運動為號召,乘機煽亂,更販賣其虛妄的諾言,誘惑群眾,發展其「城工」組織,埋伏其間諜網。我們國軍正在前方與匪寇肉搏的時候,後方社會已為奸匪妖氛所籠罩;人心士氣無不受其影響,而政治軍事與社會,也就在這經濟崩潰的危疑惶駭之中,為之瓦解了。

---------------------------------------------------P.126---------------------------------------------------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