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本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政治報告

常想到如 總理健在,決不會聽任共匪猖獗,俄帝得逞的。不幸 總理中道逝世,致令本黨思想失去主動,共產主義乘機滲透,黨中同志對於三民主義沒有信仰,對於國民革命沒有認識,到了這個地步,那就無怪乎要失敗在俄帝奸匪手裏了。
   (二)國際外交上的失敗
    現在分析這次失敗的因素,先從國際外交方面說起:
    (一)帝俄東侵的最高峰
    我們中國本是百年來積弱的國家,擁有四億五千萬人口和一千二百萬方公里土地。我們東北更有肥沃的土壤,豐富的資源。俄羅斯要併吞我們東北,並不是從赤俄起。遠在十九世紀中葉,克里米亞戰爭之後,俄帝西進歐洲的侵略行動,為西歐列強所阻止,俄皇尼古拉一世,就授予全權給他的西伯利亞總督墨拉維也夫「向黑龍江下駛。」墨拉維也夫乃率領部隊把我黑龍江東岸的地區全部佔領,一八六○年他又進佔烏蘇里江東岸的地域,建立了海參崴城。我們要知道海參崴的俄文譯意,就是「東方的統治」。這一事件激起了西方列強瓜分我國的野心,尤其是挑起了日本北進的企圖。隨後俄皇亞歷山大三世又策畫西伯利亞鐵路,替俄國東進太平洋的港口佈置了強固的後方基地。俄帝的勢力竟遠達韓國,由於日人對俄帝侵略的反應,使中日關係急遽惡化,乃促成了中日甲午之戰。此後俄帝取得了我們東北的鐵路建築權,使西伯利亞鐵路縱橫東北各省的內部,不僅西達海參崴,並且南進大連和旅順口。八國聯軍之

---------------------------------------------------P.115---------------------------------------------------

役帝俄復乘機進兵東北,庚子和約既已訂立,而帝俄單獨拒不撤兵。俄帝時代的東侵,至此到達其最高峰,於是釀成了日俄戰爭。我們從這一段歷史上,已可見帝俄東侵使整個東亞局勢起了劇烈的演變。而我們的東北問題從此便不止是中國問題,並且是世界問題了。
    (二)俄帝東進太平洋的祕訣
    俄帝的野心並不以我們東北為止境,他掠取我們東北是要做他侵略中日韓與統制太平洋的基地。但俄帝知道美國必將成為他東侵的主要障礙,如果美國出而干涉,他就無從征服中國和日本,因此設法使美國政府對俄帝的侵略東北只有作被動的同意,乃即成為俄帝向太平洋方面侵略的祕訣;赤俄侵略主義者不僅承襲了帝俄的東侵政策,並且一樣的知道俄羅斯要併吞中日韓,一定要從美國的外交著手。不過他的手段不是聯合美國,他知道美國不會和他聯合來侵略東亞各國的。他就役使美共及其同路人滲透美國的政治社會和輿論界。他要先在美國的政治上擊敗中國,才能在中國戰場取得勝利。
    (三)雅爾達密約
    (甲)美國對赤俄的觀感
    在第二次大戰時期,美國最初以「民主國的兵工廠」自任,最後更進而參戰。一九四二年元旦共同宣言簽字的同盟國,無不承認美國的領導地位,也無不承認美國的加入乃是盟國決勝的樞紐。我們中華民國與美國比肩作戰,獲致了對日的勝利,無論政府或人民,對於這一民主世界的巨人,更是深信其必能主持正義,反對強權,並且竭誠切望其成功。當時赤俄帝國也是盟國之一,與中美英三國共同簽訂莫

---------------------------------------------------P.116---------------------------------------------------

斯科宣言,共同商訂聯合國憲章草案。軸心國大敵當前,同盟國自應力謀合作。而史大林為了騙取美國的信任,明白宣布取消共產國際;美國共產黨更改組為「共產主義政治協會」。主僕們做得如火如荼,在美國政治上遂造成下列四點嚴重錯誤的觀感:
    第一、史大林放棄了世界革命,赤俄必能與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存。
    第二、民主各國如不援助赤俄,並使史大林信任他們必將對德日軸心作戰到底,則赤俄將與德日中途謀求妥協。
    第三、德國戰敗之後,如赤俄參加對日作戰,可以節省美國人民的生命;尤其是關東軍更被宣傳為日本軍隊的菁華,又有東北資源與工業為其獨立作戰的基礎,如沒有赤俄參戰,則縱令日本本土投降,關東軍仍將繼續作戰。
    第四、中共不是共產黨,乃是土地改革者。中共的發展是由於中國政府不能從事政治與社會的改革。中共部隊作戰能力,比政府國軍較強,並有抗日的決心。
    (乙)雅爾達的失敗
    當時民主各國對赤俄帝國主義者不存戒心,一心一意的只爭對德日的勝利,至於勝利後怎樣安排,纔能建立穩固的和平,並沒有注意,而只有一個空洞的理想或一種抽象的原則,如大西洋憲章和聯合國憲章等。對於實際問題未曾獲得一致的主張,也就未能在戰爭中策定戰後的大局,期能在贏得戰爭的時候贏得和平。其在西方,由於這一弱點,東歐淪入俄帝的鐵幕,中歐陷入瓜分的慘境,致令俄帝造成他

---------------------------------------------------P.117---------------------------------------------------

獨霸歐洲的局面。其在東方,這一弱點,在德黑蘭會議已被史大林看破,而在雅爾達會議,更被史大林利用,乘機取得其所謂「日本於一九○四年對俄背信攻擊所取得的俄國前有權利,將予恢復」,作為他對日參戰的條件。
    (丙)從法律與政治上看雅爾達密約
    這個俄帝換取對日參戰條件的問題,要從法律和政治兩方面來說。從法律方面說,一九○四年日俄戰爭是在帝俄對遠東侵略的最高峰引起的。那些「權利」是帝俄瘋狂侵略行為所攫取的權利,並且那關於東北的部份是他從我們中國攫取的權利。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依據樸資茅斯條約所取得東北的權利,也就是我們中國的權利,而不是帝俄的權利。赤俄有什麼地位來「恢復」這些「權利」?雅爾達會議又有什麼權利答應史大林的要求,以我們中國的權利做條件來換取赤俄參戰?這個道理是不必多言而自明的。
    從政治方面說,我們東北的位置是太平洋上戰略要地,是煤鐵和其他重要資源的寶庫,因此在歷史上成為國際紛爭的焦點,為甲午之戰,日俄之戰,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所以從世界和平的觀點來說,要消弭未來大戰的危機,建立亞洲和世界和平,只有我們中華民國保持其在東北固有的領土主權,纔能依 總理實業計畫的精神,開發其富厚的資源,以貢獻於人類的幸福。從中國革命抗戰的立場來說,收復東北的領土主權是我們國民革命的目的,也是我們對日抗戰的目的。赤俄帝國主義者,對東北侵略性的要求,其用意是在破壞我們革命的目的,並使我們抗戰成果因而流產。他在雅爾達條約之下參

---------------------------------------------------P.118---------------------------------------------------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