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組織之建立與運用(又名黨的組織及組織戰)

向反共抗俄復國建國的道路前進。

第一章    黨的組織之本質

   一、黨的組織的兩重意義
    (一)本黨的兩重使命
    我們中國國民黨是要擔當革命建國事業的黨。就建國過程來說,中華民國已從軍政和訓政而進入憲政時期。本黨今日是以普通政黨來推行憲政,但就革命事業來說,本黨今日又是以革命黨來負起反共抗俄、收復國家的領土、拯救同胞的生命和自由的使命。從前面一點來說,本黨要遵循民主法治的常規,參加各級選舉,爭取選民投票,與民主各國的普通政黨是一樣的;從後面一點來說,本黨又要堅強組織,嚴密紀律,奮發革命精神,厚集革命力量,對匪寇作生死的鬥爭。從前面一點來說,本黨是一個民主的政黨;從後面一點來說,本黨又是一個革命政黨,也就是一個戰鬥的行動集團。
    (二)組織的兩個意義
    一般黨員都知道,革命黨比普通政黨,組織要堅強些,紀律要嚴密些。但是這種認識是不夠的。兩者不僅是程度上的差別,並且是性質上的不同。單把組織的堅強與否,紀律嚴密與否,看成一個程度問題,是不夠的。我們對於黨的組織的功能,如不深進一層來探討,那就不但沒有方法把黨的組織再加堅

---------------------------------------------------P.400---------------------------------------------------

強,紀律再加嚴密;並且連一個組織鬆懈,紀律寬大的黨,也是建立不起來的。

    我們首先要知道,黨的組織有兩重意義:第一、組織是黨的形體。譬如人身的五官四肢和五臟六腑,合起來就是人的形體。但是第二,組織又是黨的工具,更深切一點說,組織又是黨的武器。譬如人的五官是視聽的,雙手是做工的,兩足是走路的,五臟六腑是呼吸、消化、循環、和排洩等等的。如果這些工具都不受操縱、供使用,縱令其合起來具有一個形體,卻失去他們各自的功能,人也就不能生存了。
    今天一般黨員只知道省市有省市黨部,縣市有縣市黨部,鄉鎮有區黨部,各種職業有職業黨部,而各級黨部都經常開會,也都傳遞一些公文,就算是具備了黨的組織,就算黨有了他的形體,也就算是一個黨是存在著。但是我們要去追問一下,黨的中央今天要在某一鄉動員二千農民,或在某一市動員五百市民,不用政府的命令,單憑區黨部或職業黨部來發起,能做得到嗎?再退一步說,在這耕者有其田條例實施的時期,中央要在某一鄉去建立一個前進工作崗位,領導農民,推行條例,那縣黨部能立刻著手去建立組織,展開活動嗎?這還是就眼前的安定狀態中來說的。如果匪寇來攻襲我們,或是國軍從臺灣去反攻大陸,在一種緊急的變局中,要各級黨部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那就更難做到了。我們如不能鍛鍊黨的組織為黨的武器,要黨在戰爭狀態與匪作戰,或者更進一步要黨在軍事反攻之前,進入大陸與匪作戰,都是不可能的。這並不是說,黨中沒有冒險犯難、應付變局、或深入匪區的黨員;但是個人的勇敢是一件事,組織的武器又是一件事。本黨縱令有許多勇敢的個人黨員,如不能建立組織的武器

---------------------------------------------------P.401---------------------------------------------------

,要戰勝匪寇,仍然是沒有把握的。

   二、黨    員
    (一)黨與黨員
    黨是黨員結成的集團,沒有黨員便沒有黨。所以黨員是黨成立和存在的要素。但是黨員的結集,並不是就是黨。過去民六民八時期,國會議員三人一群,五人一組,都自稱為黨派,都不成其為黨派。今天有一些政治游離份子,要結成黨派,自稱為第幾勢力,實質上也不成其為黨派。要結成一個黨,黨員是一個要素,卻不是唯一的要素;革命黨的成立存在和發展,要有革命主義,有革命歷史,有革命領袖。民國初年,二次革命失敗以後,一般黨員分崩離析,灰心喪氣;我們的 總理以他個人為中心,重新組織中華革命黨。本黨黨統之不絕,完全在 總理一人的身上。這一段歷史事實,說明了黨是黨員的結集,但是黨員的結集卻不是黨;黨員要結集在革命主義和革命領袖之下,承接革命歷史,參加革命組織,執行革命工作,這纔成為革命黨成立存在和發展的要素。
    (二)黨員的結集
    革命黨的黨員是從群眾中結集的。黨從群眾中吸收黨員,不是一時的集合,必須加入黨的組織,為黨的主義和政策來共同努力。黨吸收一個黨員,要根據左列原則:
    (1)考察他的工作與志願。要從他的實際工作上,證明他服膺本黨的主義,理解本黨的政策,志願參

---------------------------------------------------P.402--------------------------------------------------

加黨的工作,接受黨的紀律,這樣的人纔能入黨。本黨是領導國民革命的黨,凡是全國國民之中,各民族、各地域、各階級職業的優秀份子,本黨都要努力吸收他入黨。但是黨不只要考察他的社會地位和學識能力,更必須從他的實際工作上看出他能夠做黨員和志願做黨員,纔可吸收他入黨。

    (2)加緊他的政治教育。黨吸收一個黨員入黨,要把入黨這件事作成他思想與生活上一大改變。因此黨對於入黨的黨員,必須立即加緊他的政治教育;無論他在職業與學業上有什麼成就,都要接受黨的政治教育,纔能為黨來工作。
    (3)分配他的實際工作。黨吸收一個黨員入黨,要分配他的工作,使他在工作上接近群眾,深入群眾。黨要使一個黨員不因為入黨而脫離群眾,並且要他因為入黨而接近群眾。他是工人入黨,便要在工人群眾中工作;他是農人入黨,便要在農村群眾中工作;他是知識份子入黨,便要到知識青年或自由職業的階層中工作。
    每一黨員必須編入小組,參加小組會,繳納黨費。這些基本義務,要從上列三個原則來考察,纔有實質的意義。否則小組流於形式,整個黨的組織也就失去了堅實的基礎。
    (三)黨員的數量與質量
    黨要在群眾中展開工作,首先就要從群眾中吸收黨員。黨的政策注重某種群眾,吸收黨員的工作就要向某種群眾進行。例如黨要實施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就要向農民特別是佃農吸收黨員,建立工作崗位。本黨領導國民革命,致力於反共抗俄戰爭,這一艱鉅事業必須全體國民共同奮鬥,纔能得到最後勝利

---------------------------------------------------P.403---------------------------------------------------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