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教育的目的與宗旨

不習一法,不識一字,不經一事,而輒能開闔變化,運用無窮者;即有之,亦於實陣上經歷,見聞日久乃能,否則吾知其斷不能也。」
    戰史與經驗,為磨鍊將才,發展軍事教育的方法,乃屬無可爭辯者。我在講過「原理與應用」以後,所以要接講「戰史與經驗」,乃是要如克勞塞維茨說的,希望大家「從理論上學到原則,從研究戰史中,印證原則,兩相對照,再參酌環境和時代之演變,對戰爭指導之全貌,有一正確而清晰之印象」。
    但是研究戰史有一個基本的態度,我要告訴大家。這就是大家在研究任何一個戰史的時候,必先揭出一個前提,是即我如遇此戰況,將作如何決定?以及我將如何應用前人此一戰爭的經驗?在這一個前提之下,再就目前敵我態勢的了解,與戰史——戰爭經驗加以對照,從事研究,然後才能分辨出何者為可用?何者為不可用?何者可用但須如何變化始可奏效?何者如為敵用,我將如何始能予以摧破?再其次就是研究戰史,固然要注意名將們如何以寡擊眾、轉敗為勝的成功的戰史;而對於一些歷史上失敗的戰爭,亦須特別研究,窮究其所以失敗的原因?又其失敗是否果為不可挽回者?如欲予以挽回必如何始能生效?只有這樣的不遠離現實,又不徒務於空洞理論與方式之研究,那才能於身臨戰場時,做到不假思索,而戰史與原則,有如左右逢源,觸之即得的地步。

    此外在研究戰史這一要求之下,一個更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對於敵人的戰例戰法,以及其辯證法則,先做到研究嫻熟的程度,蓋惟有時時以敵人的戰史與戰爭哲學作張本,才能有一個校計索情的依據,亦才能謀所以轉之、制之、破之之法。查斯透頓曾說:「與敵人作戰,求知敵人之人數,固屬重要,然

---------------------------------------------------P.220---------------------------------------------------

求知敵人之哲學,尤其重要」。而敵人的戰爭哲學,亦即在其戰史之中,所以求知敵人的戰史戰例,實為軍事教育根本的根本。

    再講戰爭的經驗,固然是血肉構成的,但經驗有時亦是偏見的、錯覺的、偶然的、觀察不實的,所以大家還必須向戰史——前人的經驗——求證,向原則——前人已經發現的真理——求證,那樣經過證實無誤的經驗,才是寶貴的,亦才是應該相互交換吸取的。
    戰史與經驗的啟示,就是我們智慧與勇決的源頭。大家必須不離經驗,又超乎經驗;師法古人,又超乎古人;那就能「師其意,不泥其跡」,而做到「百戰百勝」了。

  參、結 論

                ——長莫長於博謀、先莫先於修德、神莫神於至誠
    以上所論,看似條目至繁,然其實則亦只戰爭哲學的精神、品性、和武德的修養,以及軍事科學、與戰爭藝術的磨鍊而已。這是我研閱福煦元帥與麥加將軍兩篇講詞以後的感想,亦是我繼「國防研究要旨」與「反攻作戰指導要領」之後關於軍事教育的重要提示。黃石公曰:「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於博謀,先莫先於修德,神莫神於至誠」,這裏所提示的,亦就都是我們做「博謀」「修志」「至誠」工夫的入手處。而此又以修養精神、品性、武德的「修德」工夫,與充實知識、能力、決心的實際行動,最為先務。吾人必須了解人類的「知」與「能」是相去不遠的(包括自己與敵人在內),故此我認為智

---------------------------------------------------P.221---------------------------------------------------

慧相若,則先知者勝;能力相若,則堅持至最後者勝。這亦就是說,能苦思熟慮者勝,能堅苦卓絕者勝。因其能苦思熟慮,故其知必先佔一著;因其能堅苦卓絕,故其能有足以堅持至最後勝利的精神力量。因之更可以知道,知識與能力,氣質與品行,乃是可以由教育學習而至,而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麥加將軍有一段話,最值得大家再三翫味,他說:
    「或有以為改良氣質,為空想而不易實施者,實則大謬不然。蓋優良品德,亦非全由天生,而可由修練中得之,故品德上之缺點,並非不治痼疾,可由環境、時間、經歷中獲得改進。因此,任何軍官,必須於日常生活中,多加涵養修練,以增進其德性水準,並保持之於永遠」。
    我引述這一段話,就是要以之作為大家「志心篤行」的張本,使大家既知「品德上之缺點,並非不治痼疾」,亦知「優良之品德,可由修練中得之」。又知一切學術作為、知識能力、與經驗智慧,亦無不可於日常生活與教育訓練中,涵養修練,增益其所不能。從此立誠修德,窮理至本,在學理、方法、思維、洞察,尤其是精神,武德上,與知識能力上,有其全面的與均衡的發展;特別是要能以之影響及於自己的同僚、部屬、士兵,使其同樣能發揮他知與能的潛力。此在戰爭進行至艱苦慘烈階段,尤為重要,蓋惟有這樣,乃能在反攻戰爭中,確實掌握每一重要樞環,而使奸匪膽落、股慄、心搖、目駴,最後不至於奔陷、誅滅而不止,這才不媿為國民革命軍的領袖人才。只要大家都能以此自勉,並能相互勉勵,自必能實悟實踐,即知即行,在大家的手裏贏得反攻復國戰爭最後的勝利,使國民革命第三期任務,告厥成功。

---------------------------------------------------P.222---------------------------------------------------

最近更新於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