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教育的目的與宗旨

務誠,從哲學上、科學上、兵學上、磨練探究,增益所不能,並燃起同一之革命精神,遵從同一之倫理規範,來求得反攻復國戰爭的勝利!

(二)真理與理論、原則與應用

    福煦曾謂「理論示人以天才的傑出之作品,俾軍人作為研究之模範」。「理論所為者,則在解釋天才家何以為此,如何為此」。至於理解真理,則以理智為基準,他認為要能「以熟練之判斷力(理智)以臨戰場,則首當研求事物存在之理由,苟知其存在之理由,殆即可知運用此事物之道矣。如是乃可以自動的、本能的應用真理」。他並謂「須將此等真理,應用於圖上,將來更須要應用於戰場上之種種特殊場合」。以此可知理論在解釋天才,亦可以滋潤天才。而真理必須自研幾窮理中得之,其效則在建立新的理論,並亦即為開啟勝利凱旋之門的鎖鑰。
    惟理論並非一切皆於我有益,如對不當之理論,與謬誤之理論(如福煦所痛斥之兵器至上論、與拜物論、宿命論等)而不能知所抉擇與揚棄。則為害綦烈。所謂正確的理論教育,最重要的一面,則在訓練其具有縝密思維的本能,與合乎事實的思辯規律;只有不脫離具體事實與目的物,那才不會空言泛論,無補實際。但事實亦須辨別情偽,如見繩而誤認為蛇,水中之木本直,而誤認為曲,風聲鶴唳,而誤以為草木皆兵,這些就都是直覺上的大忌。所以只有以事實、理論、與真理,亦如目標、照門、及準星三點置於一線之上一樣,不偏不倚,那才能亦如槍之中的,做到「發而皆中節」了。

---------------------------------------------------P.212---------------------------------------------------

     我還要再三提起大家注意的,就是理論必須向精微處去觀察,而不可從淺易處與似是而非處去觀察,大學說的「惟有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我們窮理,必須窮到極處,那所得的知識與理論,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此即朱子在大學中所說的「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的意思。你們作指揮官的最重要的就是在平時能注意理論與真理的慎思明辨,在戰時又能以真理臨難決疑!

    次言原則與應用。
    拿破侖說:
    「世無不通曉原則之名將。」
    約米尼亦說:
    「從戰爭基本原理而來的應用方法,須能臨機應變,而不可膠柱鼓瑟。

    指揮官於炮聲隆隆中,
    指揮困難而複雜的作戰工作,能隨時顧及原理與方法,則有如獲一南針。」
    他又說:
    「戰爭基本原理,祗能在遭遇重大危機時,才可以不顧。然無論處於任何情況下,對原理苟能善為應用,總是成功的。」
    福煦則以獵者為例,謂獵人即概本一定之原則行事。他說:
    「獵人發現一目標,該目標如自右向左而動,獵人則向左前方射擊;如自左向右而動,則向右

---------------------------------------------------P.213---------------------------------------------------

前方射擊;如該目標向彼而來,則迎面射擊;如已遠颺,則追擊之。」
    「上舉之各場合,獵人概本一定之原則行事,此原則即將目標、照門、及準星三點,置於一線之上是也。」
    「在當時彼固未嘗如此思索,彼在目標存在之特種狀態中,憑針對目標之視覺,下意識的決定原則之應用,蓋目標自左或自右而走,純然係客觀的看法,而憑此敏銳的視覺,眼、腕、槍三者,自然而然,集中使用於同一目的,不費考慮而發為合理之動作。」

    「故應用原則之時,必須凝視目的物自體,吾人的目的物,即為敵人,時時刻刻偵察敵人,確知敵人,或遲滯其前進,或實施攻擊。依此任務,則應作之事,即為吾人之對象。」
    但是福煦還指出:
    「上述原則之應用,即就獵人之例而言,尚須假定該獵人對其所持之槍,具有充分之知識,運用須嫻熟,準備須妥當,獵槍須無障礙,並裝滿子彈,獵者又須手腕靈活,眼力又須有充分之射擊訓練。」
    福煦的意思,就是說獵者原則嫻熟,則目標、照門、準星、與手、腕、槍皆將自然而然集中於同一目的物,這亦就是說,如指揮官嫻熟戰爭原則,則時時刻刻皆將本能的集中其目標於打擊敵人、殲滅敵人,且不待思索,其所有行動,即無一不依目的物以為轉移。但單是精熟戰爭原則,還是不夠的,必須濟以精神力、洞察力、與實行力,然後才能應用原則,並活用原則,最後達到收穫戰果的目的。這亦就

---------------------------------------------------P.214---------------------------------------------------

猶之於獵者須裝滿子彈,而又須手腕靈活、目光銳利也。
    基於以上體察,即可以更加得到如下幾項認識,是即一、戰爭原則乃為指導戰爭之基本原則;二、精熟原則,則臨事時,觸之即應,有如我們的良知良能;三、應強調活用戰爭原則,並注意配合諸原則,以適應實際的戰爭,而不可拘泥於一事一理,反自為某一原則所束縛;四、戰爭原則,應通過慧眼、膽力、決心,而強力實行之,不可因狐疑而紛更;五、除非遭遇重大危險,永不可放棄戰爭的基本原則;六、永無不合戰爭原則之勝利。
    此外大家還要知道,指揮官智慧的高度表現,為能保有高度的彈性(臨機應變)、與機動力,以及自由處置與獨斷專行的洞察力、與實行力,而彈性與機動亦就是制機、握機、乘機的準據,乃是奇襲的基本條件。所以彈性與機動尤為指揮官所當追求的第一個機變的——智力——本能。英國斯立姆將軍說「指揮官之地位愈高,愈需有彈性之思考力」。理由是「近代戰爭之戰術技術,隨時均在變化」,又「專家之意見,亦須能辨其何拒何從」,故非有富於彈性之思考力,無由知所以擇善而固執之。
    大家知道,韓信破趙之戰,即以背水陣而獲勝。當時諸將疑不能明,因問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陣以勝,何也」?信曰「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必置之死地,然後人人各自為戰;若與之生地,皆走矣,寧可得而用之乎」?這就是看似違背此一戰爭原則,而實合於另一最高的戰爭原則。至於馬謖的違亮節度(馬謖受命督諸軍與魏張郃戰於街亭,謖私智自用,不守諸葛亮

---------------------------------------------------P.215---------------------------------------------------

最近更新於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