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道理

之就會中途失敗。「言前定則不跲」,跲即躓,所謂不躓就是站得住,行得通,並不是信口亂說,隨便應付。「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凡為學治事或行政作戰,都必須有預定計劃,而后才免於後悔。「道前定則不窮」,這就是說如果先將原則或計劃確定了,然後對於各種不同的事項,以及各種可能的變化,皆能夠措置裕如,一切合乎機宜,不致窮於應付,這亦就是和今日處事與作戰上的預備工夫,都要有彈性、能機動的道理一樣。
 (六)是說明一切政治的原動力在乎「誠」,而完成「誠」之德性,要靠力學與篤行,這是總結全文,揭示一切黨政軍人員修養的基本。原文說: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這是說宇宙間的正道定理(即真理)只是圓滿貫徹,永恆不變,這亦就是「誠」,所以說:「誠者天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古時所謂聖人,是圓滿的人格之意,而並不是一種天生特別的奇才,所謂「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是說明誠的本能,所以說:「誠之者人之道也。」這是應著上文「天之道也」而言的,「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這是人人立業,以達乎理想標準的途徑,「擇善固執」是說我們從許多事理中選擇出最合理最完善的部分,發現了以後,就牢牢把定,不斷修習,以此為一切行為所發生的基準。無論如何困難,絕不放鬆,絕不拋棄,絕不中止,正像我們革命黨員對於三民主義,終身信奉服膺,徹始徹終,生死不渝一樣。「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這四者是為學的次第的程序,乃是前後連貫而非各別分立的。「篤行之」

---------------------------------------------------P.141---------------------------------------------------

,這是為學最後階段,將其所學的心得,來踐履篤實、力行貫徹的時期,亦就是學以致用的實踐階段。此五者朱注說:「誠之者誠之目也,學、問、思、辨,所以擇善而為知,學而知也,『篤行』所以固執而為仁,利而行也」,程子曰:「五者廢其一,非學也。」「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這是說一切學問,都應該徹底明瞭,且必求其切實能行而后已。「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這是說發問必須審慎出之,如有疑難不明問題,必須窮究其極,獲得徹底解決為止。「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這是說學問務求博求審,但思考必求真求實,就是學問必要合乎正道,求得真理,亦就是要使學者,不可陷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意思。「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這就是擇善的工夫,亦就是總理所說:「別是非,明利害」,辨明其為學的道理、方法和途徑的所在,務使透澈內外,有得於心,亦即所謂格物致知,到了「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時,才能心安理得的意思。「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篤與誠在意義上是相通的,篤行,就是固執不變,貫徹始終,完滿達成的意思。這篤行,乃是為學的最後目的,亦就是我常常所說的「力行」,這「力行」,就是誠之表現。無論九經典五達道三達德的實行功效,皆要以「誠」之一字貫徹其間。至於「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朱注說:「君子為學,不為則已,為則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此困而知,勉而行者,勇之事也。」「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明與強亦就是誠的兩面,明是光明澈照,絕無滯廢,強是自強不息,貫徹到底。所以朱注說:「明者,擇善之功,強者固執之效。」朱子又引呂氏之言曰:「君子所以學者,為能變化氣質而已,德勝氣質,則愚者可進於明,柔者可進

---------------------------------------------------P.142---------------------------------------------------

於強,如不能勝之,則雖有志於學,亦愚不能明,柔不能立,蓋均善而無惡者,性也,人所同也,昏明強弱之稟不齊者,才也,人所異也,夫以不美之質,求變而美,非百倍之功不足以致之。」此即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百倍之功。

 以上是分段說明哀公問政章的內容,在這一章裏面,孔子把一切「為政之要」都說明了,這中間提到為政的原理、為政的方法和步驟,為政的先決條件,為政的內容與條目,而最後提出一個「誠」字,作為政治的原動力,看去似乎是錯綜繁複,實際是很貫串的,他的主旨就是為政要以「人」為對象。從作為方面來說,若要得人,就要修己,知仁勇的修習,與學問思辨行的工夫,都是修己的內容,從目的方面說,要正己(古人說政者正也,正己而后正人),也要納人於正,使各得其所,並且使各盡其力,而最後又貫以一個「誠」字,照應著通篇前後。這「誠」字實在是一切政治的基礎,知仁勇達德由此而生,九經由此而行,那麼究竟「誠」的內容是什麼呢?「誠」是修己治人的根本,一切事業的原動力,我們看後面第二十四章所說「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可見孔子這一章的主意,就是要說明為政之本,不僅是為立己,而是為立人。換言之,不是為私,而是為公。所以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就是在使人各盡其性,各盡其能,不但要成己,還要能成物,此物字包括本身以外的一切人與事,而成物之功,要從成己始,這不僅是對於一國君主的說法,實在對於一切負有管理教導訓練責任的主管人員,為一篇極完滿的教科書,所以我希望大家對於這一章,要熟讀精思,反覆研究,對於行政治人,為學處事,必有不少裨益。綜核本章主旨闡明政治原理,以人為本,以五達道為綱,以九經為

---------------------------------------------------P.143---------------------------------------------------

目。朱註:「經,常也」,乃以五達道與九經相互配合,即成為中國自來所稱的「綱常」了。亦可以說五達道為體,九經為用,而以知仁勇三達德為實現此綱常的要素,否則綱常就無從實現。惟誠的三達德的精神力量所自出,故實現綱常——政治原理,乃以誠為其原動力,故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明白了哀公問政這一章的內容以後,我們再將總理常常提到的大學之道和禮運大同之治,以及其他古時論政治的學說相會通,我們就可以把握著下面為政的幾個要領。
 第一、中國政治哲學,一切皆以「人」為本。大學之道所說的三綱(一)明明德,(二)親民,(三)止於至善,都離不了人,明德是存乎人的本性之中,親民的對象是人,止於至善,即擇善固執,也要由人從學問思辨行中去把握,至於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目,前四者是個人的修養,後四者是由個人而影響到更大範圍的人類各個份子。這八目也都是以「人」為本。再從禮運大同之治章來說:開頭所謂講信修睦,是說人對人應有的關係,選賢與能的賢能是人,接著說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以至男有分,女有歸,這裏所謂親,所謂子,所謂老者、壯者、幼者、矜寡孤獨廢疾者,以及男的,女的,每一句每一項都指的是人,差不多離了人就沒有作為,離了人就無所謂政治。就是其最後一段,雖然講的經濟,但是他說不必藏於己,不必為己,還是以人為出發點,可以說通篇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以「人」為對象。我們再來看中庸裏面所說的五達道,亦就是古時所說的五倫,其中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

---------------------------------------------------P.144---------------------------------------------------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