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軍事委員會革命六大計畫書

內容來源:卷三十六   別錄

隸屬章節:別錄 \中華民國十四年

 

 

——中華民國十四年七月七日於黃埔——

    (壹)發展西南革命勢力,以抗拒帝國主義及軍閥。溯自辛亥革命,迄今十有四載,全國民氣激昂,革命情緒緊張,殆未有若今日之盛者。然國民革命運動之發展,非出偶然,國民革命事業之完成,尚至艱鉅;我國民政府職責綦重,不可不熟察國際間及國內之形勢,以妥定革命進行之方針。年來帝國主義與軍閥,在中國橫行之罪惡,最能使被壓迫民眾覺悟,致力團結反抗之必要;而吾黨改組後之民眾運動,亦實足以應之。於是各地反軍閥,抗列強之企圖,乃無不惟吾黨革命之號召是從。影響所及,帝國主義之仇視吾人益甚;而鄰近廣東之香港,以廣東為其在中國第一殖民地之英國帝國主義者,乃為其尤。舉凡廣東政變,英政府無不暗助叛類,謀倒革命政府。往年六月十六日之變,必置我領袖於死地,去年商團之變,以及東江陳逆負嵎,最近楊、劉叛亂,無不與香港政府息息相通,受其指使。及其既敗,港政府積其失敗之經驗,不僅不稍停止其推倒革命政府之嘗試,且變本加厲,謀我益急。六月二十三日沙基之屠殺,是英政府於滬、漢嘗試之結果,直接向我革命政府挑戰也。槍殺遊行群眾,掃射我革命軍人,直視我生番、野獸之不若,不假手軍閥,不借刀漢奴,肆行直接之殘殺,更見其捉襟見肘迫不及待之形勢。我國民革命方張之氣,實非昔日不能越廣東一步之北伐所可比擬;我勢既張,敵謀將無已時,

---------------------------------------------------P.145---------------------------------------------------

沙基屠殺,不過戰鬥中之初萌耳。徒齗齗於釁自誰開,固嫌示弱,即希望此案尚有和平解決之可能者,亦昧於常識。英帝國主義者,與我實際上蓋已入於交戰狀態,今後必更千方百計,以謀破壞我革命政府;我政府亦惟有認英帝國主義,為當前之大敵,要知自六月二十三日以後,再無與英國妥協之餘地,我政府應當機立斷,表明態度,喚起全國民眾,堅持到底,始終誓與死戰而已。默察今日中國局勢,以北方言之,自國民軍歸依三民主義,……且國民軍即幸得勝利,而欲以革命主義,改造北京政局,帝國主義者之北京公使團,亦必重掣其肘,或將起而作共同壓迫之舉,使國民軍在北京無立足之餘地;將來北方國民軍,或處於至艱困之境,故我不可不亟謀為之聲援。至以長江言之,吳佩孚之勢力,誠未可輕視,趙恆惕、蕭耀南皆仰吳鼻息,方本仁亦非能抗吳之人,孫傳芳等又遙通聲氣,長江形勢,今日雖似散漫,而吳向與英帝國主義者勾結,中原戰事既作,英國必將在長江造一帝國主義者之勢力,吳必可得英人之援助,重為長江之中心。……我政府應與國民軍分工合作,討伐北方帝國主義者之爪牙,國民軍任之;反抗英帝國主義,兼防止吳佩孚之擾亂,我國民政府任之;惟國民軍因已厚植根據於西北,即使秋間開戰,受一度挫折,猶有退守之餘地;而我政府若僅恃廣東一省,甚或廣東一省亦與帝國主義走狗之餘孽共之,殊未能自信立於不敗之基地。根據以上所述形勢,乃認定今後革命原則,應以下述各項為依歸:(1)中國革命運動,因帝國主義壓迫愈甚,而愈表示其發展能力,因是沿海、沿江、沿鐵路各交通地點之革命怒潮,特別高於內地。惟此等地帶,僅能為運動之中心,不能為革命之根據地;因其發展易,為帝國主義攻擊之目標也亦易。土耳其革命,不成功於君士坦丁,而成功於安哥拉。蘇俄革命,受帝國

---------------------------------------------------P.146---------------------------------------------------

主義列強封鎖,不建都於列寧格勒,而建都於莫斯科,皆足為其反證。如國民革命欲保持革命永久之根據地,亦宜轉我視線及於大陸,預備強固可恃,交通可達,而帝國主義砲艦政策無可用武之地,與帝國主義作五年十年對抗之準備;此種地利,在西北為甘、陝、察、綏,在西南則為桂林、成都,我廣東革命政府當視此為可發展之第二根據地也。(2)中國革命發展之途徑,當由西南延長至西北,據此大陸,以與帝國主義者在東南沿海、沿江、沿鐵路而至之侵略形勢相抗拒,造成中國大革命之決戰場;此亦我政府所宜注意者。(3)中國革命,其淺近目標,固在軍閥;輿論均謂內政不修,無以對外,實則內政之壞,大半由於軍閥得帝國主義強力之助,方敢肆行無忌,幼稚之革命力量,乃時受其摧殘。我政府今後革命目標,應注重此點,認定帝國主義為當然大敵,誓與奮鬥。蓋必先杜絕帝國主義與軍閥勾結之途徑,則軍閥不攻而自倒。故今日革命,以對帝國主義者為主要目的,而對軍閥不過為一枝葉問題耳。(4)中國革命目標,既在帝國主義,但帝國主義,乃富有國際性者,國際帝國主義之敵,統為吾人良友;而反抗帝國主義之工作,更為全世界弱小民族之共同目標。故中國革命,應視為世界革命之一,不應僅視為中國內部之事。因是,吾黨對於世界各國革命黨之聯合,應速謀實現,且尤注意於帝國主義國內之革命黨。苟其被壓迫之民眾,咸能聯合一致,以圖抵抗,則其倒帝國主義者,將易如摧枯拉朽;至切實聯絡,尤在國際部之迅速成立,以擴大此國際運動之革命領域。(5)工人為革命中有力之一成分,其對於吾革命前途之難易與成敗,實有莫大之影響,我革命政府宜努力安置為國犧牲之失業工人,以解其困難,堅其志向;並設立兩廣工路局,以為解決之方,兼寓 大元帥提倡工兵之至意。原則既定,各軍事計劃,即當

---------------------------------------------------P.147---------------------------------------------------

本斯意旨,進求切計實施之道。廣東問題,首在對英,故在潮、梅,則英必以全力助陳逆,謀死灰復燃;在南路,則英必藉鄧本殷現存勢力,擴大反革命派之騷擾;我政府苟不能計期三月(即在本年十月以前),肅清潮、梅,收回南路,則英政府謀我之機,必將因陳、鄧諸逆之甘為傀儡,授以資械,增大其殘餘勢力,危及革命政府,是故欲圖廣州革命根據地之安全,必須以最短期間,收回南路與潮梅,使反革命派無所託足,帝國主義無所憑藉,為先決條件。然即此亦不得謂英政府便不足再為吾人之患;矧今日情勢,我已成英死敵。我革命政府統一廣東之後,若仍率由舊章,以北伐為志,則英帝國主義者,必將助長江軍閥,迎擊我軍,復利用其香港地勢,擾亂吾人之後方,腹背受敵,首尾不能相顧,是正中英人之詭計也。我苟智者,亟宜改變方向,以發展西南革命勢力,尋求第二革命根據地,為最近將來之最大工作。廣西形勢,最關重要,我欲會師中原,僅由韶關正面北進,覆轍堪虞,必不足恃。若我軍同時能由四川以下湖北,由桂林以出湘西,此策之上者。否則最低限度,亦必由桂林出師。 先大元帥首次北伐,本由桂林前進,以扼於陳逆而止,此往事之最可惜者。今宜注重廣西,使與廣東成為一體,於桂林設置大規模之製彈廠與飛機廠,以充武備,修兩廣公路,以利交通,開廣西礦源,以興實業,如是則廣西可用,廣東可守。又必以一年之力,儘民國十六年內,入湖南,收雲貴,兼及西川。必使軍隊被革命教化,人民受革命薰陶,合西南全力,以與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軍閥相抗拒,其勢足震動全國。且國民軍之力,已及陝西,我能直達四川,則革命勢力西南與西北啣接一氣,合力並進,黃河、揚子江兩流域,皆不難定矣。故我政府應決定大計,再簡單言之,應為以下三條:(一)三個月內(即本年十月以前)

---------------------------------------------------P.148---------------------------------------------------


,必將廣東境內之殘逆,一律剷除,以杜帝國主義者之勾結謀亂。(二)儘本年內,將廣西軍政,整理完竣,建設事業,亦次第興辦,使兩廣同為革命政府之根據地。(三)儘民國十六年內,將貴州、雲南、湖南、四川四省,一律置於國民政府之下,使西南重行團結,與北方國民軍得相啣接。懸此鵠的,併力以赴,再積三年之備,國際情形之變化,必已可觀;彼時與英帝國主義,無論勝負誰屬,皆足引起全國及全世界革命群眾之注意;此不僅我國革命成敗之關鍵已也,惟我國民政府實利圖之。(貳)革命軍隊積弊。革命工作,不僅在滌除舊穢,且當於除舊之際,建立新猷,使舊者因新者之來,不得不去,而新者亦鑑舊者之失,力圖更新;此交替之理,實為革命原則,歷久不爽。反之,新猷不建,徒恃排舊,舊者必不能去,且或因其被排,而變本加厲,益謀自衛,證以十數年來革命中之軍事行動,益信其然。原武力革命,其要義在以新勢力之武裝,替代舊勢力之武裝。中國自辛亥革命迄今,北洋軍閥之得以盤踞要津,流毒全國,延長封建舊制,由於帝國主義利用之為工具者半,由於新的革命勢力,未曾武裝,自己授舊勢力以蔓延之機者亦半;北方無論矣,即在西南,革命年年,一切武力機關,幾何曾操於革命黨人之手,軍規軍制,更視北洋為不及。故西南軍隊,名為革命,實則內容腐敗,甚於舊式,組織編制,雖名目時見更張,然考其實際,兵無實額,槍非實數,隊伍零落,系統紊亂,升降不均,賞罰無則,參謀無作戰之備,經理無可稽之冊,有言稱成軍者,其額數或僅百人,或尚不及百人,貽人以無兵司令之譏,有自稱司令者,聚土匪以成軍,劫民槍以為械,招搖過市,倘其聲勢動人,定有收編之望,有專以兼併隊伍為事者,苟有可以利用之機,便極其挑撥能事,使人自相殘殺,我便從中漁利,以如斯之人

---------------------------------------------------P.149---------------------------------------------------

,有如斯軍隊,其心目中幾曾有革命意義,一切權利,咸為個人,軍隊為個人而設,事功為個人而圖,虛報軍額,吞沒軍餉,強劫稅收,庇賭包煙,通盜運私,干涉民政,霸佔機關,流弊所及,甚至一官之設,亦必須徵其同意,一稅之收,亦必須交其經手,財權武力,兼於一身,驕奢專橫,相因而至,軍官之富者,多積資在萬數以上,而兵士則窮至衣不蔽體,至其為害地方,更觸處皆是,人民畏兵,甚於畏匪,狡黠者寧為匪以抗兵,謹厚者非遠離鄉里,即死於溝壑,禍害之烈,死亡之慘,有心人所為長嘆息,亦即 先大元帥所痛心疾首,成其致病而死之由也。今 先大元帥逝矣,我軍事委員會,受中央執行委員會委託,秉承遺志;屆茲廣州反革命派方告肅清之後,革命軍事工作,正將發軔之日,吾人將不祇滌除舊穢,且將根據舊穢之癥結所在,從而改樹新猷,務使楊、劉倒後,不復再有楊、劉繼起之可能,更不復再有楊、劉繼起之可能環境。舊穢不生,新基始立,爰本此意,為革命將士條列其應注意之工作如此,敬希議決公布,以便周知。(一)軍隊革新,重在掃清積弊。舉凡舊日薰染之惡習陋現,必須盡量革除;務使軍無空名,兵無空額,軍餉預算,整理報告,釐然有序,然後可以言改編,計整頓。(二)革命軍之組織,不在多而在精,不在數而在質,不在罰而在教。苟能去惡留良,分別編制,勤以訓練,厚以教養,嚴以軍紀,指導之以主義及政治觀念,則未有不可以成良軍隊者。(三)革命黨人,重在武裝,革命群眾,變舊日軍隊為新式組識,施以嚴格的、政治的、軍事的教育與訓練,使成為有主義之軍隊,為人民痛苦而奮鬥,為人民利益而努力。能如是,則武力與人民相結合,武裝革命群眾,即可得到初步之勝利。(四)革命軍之功效,不僅在結聚革命群眾而成軍,並且能散軍於俄頃之間,使復返於有

---------------------------------------------------P.150---------------------------------------------------

訓練之革命群眾。……我革命軍人,本以解救人民痛苦為職志;為解除人民之倒懸,雖犧牲生命,猶所不惜,個人權位,更何足計。若抗命盤踞,以害人民,又與反革命軍有何差異。反革命軍在所必去,遣散更何足惜。何去何從,我革命軍人,必知審擇。五革命軍之組織,重在集權而持平。今茲改組,凡我軍人,均宜聽命於軍事委員會,不得稍持異議,亦不得各自為政,而軍事委員會一本本黨之主義,決議一切,實施編練,夫然後授命有方,聽命有道,革命前途,方得於此新築之基,發揚擴大,永滌舊穢而無遺也。(著)統一財政。財政統一,為革命政府討平逆軍後第一要政,實行與否,非僅政府威信所關,直當視為國民革命之生死問題。各軍將領宜如何忠實奉行,立將佔守之財政機關,交還政府。乃訓令頒布,瞬將匝月,而各方之把持者如故,甚或佔領之地盤,較前更廣,以致抗令自肥者,收入益豐,恪遵訓令者,竭蹶愈甚,或且有斷炊之虞。豈僅非事理之平,實際亦斷難為繼,而要政因以停頓,民困無由稍蘇。前此猶可諉過於楊、劉,今更何以自解於群眾。心所謂危,未忍緘默,及此國民政府及軍事委員會委員相繼就職之時,亟應再申嚴令,限於七月十五日以前,一律將各徵收機關交出,並應明白誥誡,交還以後,不得稍有干涉行為,即推薦經徵及民政人員,以為變相之把持者,亦應在嚴厲禁止之列。各軍高級官長,應切實督飭各部隊奉行;其仍有抗不遵令者,應即秉承政府,施以極嚴重之懲處,不得再稍姑息。各軍將領,皆忠於主義,政府果有極大之決心,採用果斷之方法,決不難令出維行也。為此緊急提議,敬希立即公決施行。(肆)整理軍隊。軍事委員會成立,示國人以改組軍隊,整理軍政之決心。凡屬革命軍人,諒無不深表同情,願受改編。惟軍隊改組,重在統籌全局,確定改編計劃,師團

---------------------------------------------------P.151---------------------------------------------------

若干,人數多寡,均宜應革命之需要如何,定其標準。編制既定,即當首謀軍隊內容之審核。苟其內容複雜,分子不良,而組織又萬分零星,歸納不易,則寧犧牲不良及零星隊伍,設法淘汰遣散,決不宜使新定編制,因此受損,革命大計,蒙其影響。故必以最大之決心,在最短時期內,完成此項整理之目的。茲謹略擬辦法大綱,以備採擇:(一)軍事委員會決定整理方針,明定應收納改編及應遣散之範圍,通令各軍遵辦。(二)限期一月,令各軍一律自行查明編制不合之隊伍,呈報委員會,委員會亦應自定調查辦法,冀得真相。(三)限期二月,令各軍一律自將編制不合之軍隊遣散完竣。其有在各軍權力範圍以外者,或其兵力不足時,應由委員會酌令其他各軍,共同辦理遣散事宜。(四)附逆已久之部隊,此時即受我編制,終必與帝國主義者勾結,以為我國民政府之後患。在整理方針內,尤應特加決定,本除惡務盡之旨,一律遣散。不良既去,改組之目的可成,零星盡裁,編制之統一方易。必如此,軍事委員會之效能,國民革命之前途,方能使國人信賴。且為統一訓練統一財政計,亦非此莫辦。其遣散應有之籌備事宜,及詳細辦法,悉候公決。(伍)利用罷工工人建築道路。此次香港工人,為反抗英帝國主義者之屠戮同胞,一致罷工,棄職返省,其為國犧牲之精神,凡在國民,罔不致敬,紛起為其生計上之後援。我國民政府,亦已決議徵收全市房租半月以為之助矣。惟彼虜兇殘至極,必不遽爾屈服,在我非有極大之決心,輔以縝密之規劃,準備作持久之戰鬥,決難得最後之勝利。熟察情勢,有亟須審慎考慮者:(一)此時由港返省之工人,已及三萬,尚有續至者,人數既眾,給養惟艱,目前即暫無問題,為日稍久,恐難支持。(二)罷工工人,現每日每人僅發生活費二毫,以廣州市生計程度之高,其困苦可想。

---------------------------------------------------P.152---------------------------------------------------


工人為愛國心所激發,自能茹苦忍受,然以平時日可得工資半圓或一圓以上,且其中除本身外,亦必尚有事畜之累者,長令作此鉅大之犧牲,於心既有未安,於事亦多可慮。(三)工人多年富力強,平時皆生利之人,此時忽成仰食,為社會全盤生產計,亦至可惜。今惟有集國家與社會之資財,利用工人之精力,於最有利益與最易舉辦之事業,給以相當之工資,然後上述諸端,皆可無慮,則建築國道或省道為最善矣。應由國民政府特設工路處,收容全國罷業工人,以建築道路,專任委員,規劃其事。目前應築之路甚多,舉其最要者:(1)由韶關經連縣、連山、富川、平樂,以達桂林。(2)由桂林經陽朔、平樂、昭平,以達梧州。(3)由曲江北經樂昌,以達坪石,東達始興、南雄。(4)由廣州經增城、龍門、河源、龍川、五華、興寧、梅縣,以達大埔。(5)由增城經博羅、平山、海豐,以達揭陽、潮州。皆宜早日興築。英帝國主義者,方欲困我於封鎖狀態之下,我不可不亟謀各地運輸之便利,以圖自救。路成以後,人民皆知此路由何而建築,尤足為反抗帝國主義不朽之紀念,勝於筆舌之宣傳萬萬。且築路餘暇,若再酌加編制,施以軍事及政治之訓練,以植工人軍之基礎,於國民革命之前途,尤為有益。一舉數善,實無庸疑。或慮罷工工人操業不同,習慣各異,未必盡人願為路工。然值此愛國熱度正高,疏導必非無術,且前次海員築路,今次工人亦自議修築黃埔馬路,均可見工人願為國家盡此義務。果能妥籌辦法,何難利用擴充。或又慮此時財政困難,路工經費,籌集匪易。然路工人數,暫以三萬人計,每日工資四毫,則每日工費共計只一萬二千元,每月約計三十六萬元,廣州如能抽收房捐三個月,即可作三萬工人四個月以上之維持費。果能維持四個月之久,則道路已可築成數處,交通便利,開發實業更易,社會各方必多贊

---------------------------------------------------P.153---------------------------------------------------

助。以我國民政府之地位言,則修造道路運河,以利民行,為 先大元帥手定建設大綱之首要,本宜排萬難以行之,豈可更失此良好之機會。敬希詳議辦法,早日施行。(陸)統一兩廣。廣西一省,在西南地理上,最占重要,在革命歷史上,亦至密切,此次唐繼堯勾結楊、劉為亂,亦先謀攫得廣西,以遂其推翻我革命政府之陰謀。幸廣西各軍,皆忠於政府,協力討唐,政府遂得奏殲逆之績,使廣西稍有動搖,大局安危,或未可知。 先大元帥首次北伐,亦議由桂林進兵。今國民政府成立,首與英帝國主義者相周旋,事之艱鉅,百倍往昔,欲謀內部之鞏固,及預立政府第二根據地,皆非使廣西完全立於我國民政府之下,廣西民眾完全得享受我政府所欲貢獻於人民之利益不可。廣西各軍,今固已秉承國民政府之訓示;然軍制未劃一,政令未密接,猝有緩急,或難收指揮如意之效。其建設事業,如教育、交通、實業諸大端,廣西以相距稍遠,未得與政府所在地之廣東,同一重視,尤無以促進廣西人民擁護我政府之熱誠。今宜由形式之關聯,進而謀實質之統一。國民政府應將議決之軍政各案,責成廣西各軍一致奉行,不得稍有歧異,其確因情勢不同,不得不稍加變通者,亦應由各軍呈報國民政府,詳舉理由,聽候政府議決辦理。凡此軍政上之統一,廣西各軍將領,皆忠於國民政府,必不致稍有異議。其關於建設之計劃,政府尤應將廣東、廣西視同一體,同時進行,以宏國民之視聽,而樹全國之風聲,是否有當?敬候公決。

---------------------------------------------------P.154---------------------------------------------------

最近更新於 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