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士氣

內容來源:卷二十七   演講
隸屬章節:演講\中華民國四十六年

 

 

——中華民國四十六年九月二日對陸軍指揮參謀學校全體員生講——

要旨
    第一、士氣的定義——士氣與精神力量的關係。
    第二、士氣的意義:
        (一)中國正統哲學對於「士」與「氣」的解釋。
        (二)中古歐洲騎士的特性及其影響力。
        (三)日本「武士道」以我國「士」的精神氣質為本源。
        (四)「士氣」是對戰爭具有決定性影響的無形武器。
    第三、士氣的要素:
        (一)團隊精神與士氣:
            1·戰時軍隊力量的總和,為數量乘其他「未知數」,「士氣」一項實為其最大的「未知數」。
            2·一個部隊的旺盛精神,常能提高個人的士氣。
            3·團隊精神的根源有二:一為對建軍的崇高理想具有共同信心,一為同志之間所孕育的袍澤愛。
        (二)戰場心理與士氣:
            1·人的行動,在危急時,常由心理而決定動作,人的精神也往往受心理變化的支配。
            2·心理反應,往往決定一部隊的戰力,左右一戰役的成敗。
        (三)軍隊紀律與士氣:

---------------------------------------------------P.100---------------------------------------------------

            1.紀律應基於「榮譽」「自信」「自制」與「互敬」「互助」諸種德行,且不可忽略細節。
            2.應使服從紀律成為習慣性的行為。
        (四)人事勤務與士氣:
            1.人事勤務的目的,在協助統御和指揮者獲得並保持良好的士氣。
            2.美軍人事勤務制度所包含的重要項目。
            3.處理人事勤務最主要的原則,就是「公正廉明」,務使一切合理化、制度化、科學化。
        (五)培養和提高士氣的要領:
            1.培養團隊精神。
            2.提高團體榮譽。
            3.培養精神和提高榮譽最重要的方法:
                (子)照顧部屬生活。
                (丑)加強康樂活動。
    第四、士氣的準則:
        (一)士氣的基礎有廣狹二義。
        (二)如何奠定士氣的深固基礎:
            1.對於危害士氣諸種因素的分析。
            2.考驗部隊士氣的準則:
                (子)士氣是個人責任感和自我安全感交戰的分界點。
                (丑)測定士氣的因素,平時和戰時稍有不同。
                (寅)綜合研究考驗士氣的諸因素,始可獲得正確的士氣狀況分析。

---------------------------------------------------P.101---------------------------------------------------

    第五、士氣的效率——對恐懼與驚亂的剋制:
        (一)士氣為恐懼和驚亂最有力的剋星。
        (二)克制驚亂以防範於未然為上策,即應排除一切足以招致驚亂的原因。
        (三)忠誠懇摯、身先士卒,為克制驚亂、重整士氣最為有效的良方。
    第六、領導、統御、指揮與士氣的關係:
        (一)士氣的樞紐——士氣全賴部隊長官領導有方,統御得法,和指揮的運用適宜,正確無誤。
        (二)各級幹部應就有關重要訓詞及經指定之必讀書籍,熟思精研,方能把握統御要領,充實指揮才能。
        (三)士氣的保持與提高——美軍統御術、領導學,及其指揮責任的規定,為各級幹部行為的規範:
            1.領導、統御和指揮的基本原則。
            2.領導、統御和指揮應具備的重要條件。
            3.領導、統御和指揮者的基本責任:
                (子)「人」為戰爭的決定因素,故提高士氣、發揮精神力量,為統御指揮者的基本責任。
                (丑)領導幹部必須具有高度的犧牲精神和強烈的責任觀念,才能統御部屬為國效命。
                (寅)戰爭當中,統御指揮者應經常親臨前線訪問視察,與部屬同生死、共患難,方能振奮士氣,發揮最大戰力。
                (卯)實踐「積極領導,精誠統御,負責指揮」的訓示,始能克盡各人職責,達成所負任務。
    結論:
        (一)革命事業的成敗利鈍,繫於革命精神和軍隊士氣的能否發揚光大。
        (二)認清士氣的重大價值,善用培養士氣的各種方法,加強領導能力,發揮統御功效,以建立百戰

---------------------------------------------------P.102---------------------------------------------------

百勝的國民革命軍,完 成复國建國的艱鉅任務。

    附 錄:
        (一)俄軍士氣與美軍士氣之因素及其士氣準則不同的分析。
        (二)麥克阿瑟之統御與士氣。
        (三)巴頓將軍論提高士氣之要領。
        (四)柏啟列少將論陸軍士氣。
        (五)英蒙高馬利將軍激勵士氣之措施。

     本文

     第一、士氣的定義——士氣與精神力量的關係

    「士氣」這個問題,無論古今中外的名將和兵學家,莫不視之為軍隊的命脈,它不僅是戰爭最大的潛力,而且它是決定一切軍事行動勝敗的主要因素。故拿破崙說:「戰爭致勝因素,士氣佔四分之三,人力佔四分之一」。克勞塞維茨於其「戰爭論」第三篇討論戰略問題中,亦特別強調戰爭中精神因素的重要,他說:「精神的諸力,貫注於戰爭全體,全部戰鬥力受其操縱」。又說:「戰爭主要的精神力,為將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軍隊中的國民精神」。概括的說:「精神諸力,即為產生士氣的泉源,而士氣就是精神諸力總和的表現」。這句話亦可以說是「士氣」的定義。美國艾森豪總統在其「歐洲十字軍」一書中,亦肯定的說:「……當然,任何種類戰爭的勝利,士氣乃為一決定的因素」。
    戰爭勝負的因素,在純軍事觀點上來說,計有:武器裝備、軍事學術、後勤補給、指揮能力、體力

---------------------------------------------------P.103---------------------------------------------------

 、士氣等等,但士氣一項更具有決定性的價值,因為只有它才能使其他要素發生作用。

    戰爭是雙方精神力的搏鬥,戰爭的勝敗乃由精神力佔優勢的一方獲得。因此戰敗者不一定是遭受損失最大的一方,而是由於其軍隊官兵士氣消沉,信心喪失,以為其本身已無戰勝希望的一方。須知旺盛之士氣,可以彌補兵力和裝備的不足,反之如軍隊無士氣和鬥志,則雖有優良的武器,亦等於廢物,甚至反以資敵,而傷害其本軍。
    所以士氣亦就是決定我們軍事上物質的和精神的綜合作戰力量及其戰爭勝負最精密的尺度。大家應知科學愈進步,武器愈新穎,而士氣亦愈趨重要。武器是要由人來使用的,因為人是有精神、有生命、有意識、有心靈的萬物之靈,而士氣乃是潛存於人的精神和意識之中的一種偉大動力。一支軍隊有了這種動力,才能正確有效的運用現代的新武器。美軍對於士氣所作的比喻是:「士氣是藏在矛尖後面的一種衝力,它使得裝備訓練與各種消費發生有力」。由此可見士氣實為武器的動力,而武器僅僅不過是發揚士氣的一種工具而已。
    大家都知道在歐洲歷史上,對於近代戰爭具有最大影響的人物為拿破崙,而最能瞭解拿破崙思想的人,又莫過約米尼,因此從軍事上來說,約米尼實際上就是拿破崙的軍事思想繼承者。約氏對於戰爭的基本觀念,是重視精神力量,所以他說:「軍隊中應該具有一種內在的紀律,一種勁『氣』內歛的精神,而不只是注重表面上的形式」。約氏對於內在紀律的強調,乃漸漸形成法國軍人重視精神力量的傳統。故至本世紀之初,法國福煦元帥亦說:「激勵人類精神,乃世界上最為有力的武器」。

---------------------------------------------------P.104---------------------------------------------------

最近更新於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