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士氣

    這裏要特別提出說明的是為什麼史達林把後方的安全性和軍隊的士氣列於最重要的地位呢?因為蘇俄重視後方和士氣,具有歷史的根源;而且它正是以動搖沙俄後方並瓦解其士氣來取得政權的,所以它把「士氣」列為其永久性作戰因素之一。它除了要保持本身的士氣,同時更要儘量的設法打擊敵方的士氣。
    關於對「士氣」這個名詞的解釋,就字義上講,俄軍較之美軍及其他各國軍隊的解釋,並沒有什麼大的差別,可是說到士氣要素和士氣準則,就大不相同了。這是由於俄軍與美軍對人的看法的基本觀念完全不同的緣故。俄軍沒有把「人」當作「人」看待,而是把「人」當作「物」來使用。所以俄軍會有「人海戰術」,會用步兵通過地雷區代替工兵的掃雷,也會為了搶運裝備而遺棄傷患;因為照它辯證唯物論的說法,傷患已經失去了戰鬥力,也就是失去了使用的價值。基於這個觀念,俄軍認為凡是失去使用價值的人,都可一概視若敝屣,完全廢棄不顧,但對於任何存有使用價值的東西,就要保持其價值,發揮其功效,所以俄軍非常重視士氣。
    俄軍的士氣因素是什麼?我們知道蘇俄軍隊的主體都是農民,農民多半是保守的,都愛他的故鄉。保衛故鄉的觀念,可以說是俄軍士氣的原動力,也就是俄軍士氣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都是以此為本而製造出來的人為因素,譬如仇外心理、英雄主義、階級觀念、民族意識,都被用為鼓勵和提高其士氣的工具。史達林誇稱俄軍的士氣起源於士兵政治的覺悟,實是自欺欺人之說,因為俄軍士兵一旦真的覺悟,蘇俄的統治者今日豈能苟延殘喘,而不是要像其沙皇那樣,早已消滅了嗎?

 ---------------------------------------------------P.137---------------------------------------------------

  俄軍憑藉政治控制來控制其部隊,以其虛妄的「共產政治教育」來保持士氣。所以政治控制就是憑它共產黨徒和秘密警察的控制,來推行恐怖政策,迫使其部隊盲目效忠和絕對服從。俄軍所謂的「政治教育」,實在就是政治矇蔽和政治麻醉的總稱。關於這一點,我們對於估計共匪的士氣,亦要一樣的來評定它。因為蘇俄所發動的任何戰爭(如對芬蘭的侵略戰爭和對大韓民國的侵略戰爭),都可以通過其「政治教育」曲解為正義戰爭。它們通過了「政治教育」,把鐵幕以外的國家,都視為蘇俄的死敵,來製造其士兵仇外的心理;它們又通過「政治教育」,把俄軍誇大為世界上「第一流」的軍隊,負有保障世界「和平的」使命,以遂其統治階層向外侵略的野心。總之,它們通過「政治教育」把一切謊言都變為「真理」,把一切詭謀都變為「義舉」,俄國的官兵就是在這些包藏禍心的「真理」中成長的,而俄軍的士氣,亦就是靠這些可怕的「真理」來維繫的。

    俄軍體認到士氣的重要性,可是它並不從人性上去培養士氣,俄軍並不注意到士兵的生活和生命。例如輪調制度、休假制度、娛樂設備,以及技術上的新發展,使官兵在戰場上免於受到不必要的危險方法,在俄軍中從來是不甚講究的,因為俄軍除了以「政治教育」使士兵接受它所講的「真理」以外,還有嚴酷的紀律,和無情的秘密偵探在監視著它部隊的一切行動。俄軍中的低級軍官和士兵,可能在內心裏懷著憤恨與不滿,但平時和一般場合,並不容易顯露出來,所以士氣在俄軍而言,並不能視為決定勝負的基本因素,其道理就在於此。而俄軍之所以不講求軍中的生活條件,乃因為大部士兵如不是來自農村,亦就是來自集體農場,都過慣了農奴的生活,一旦到了部隊,自易受其政治謊言的欺騙,聽任驅策

---------------------------------------------------P.138---------------------------------------------------

,而安之若素了。但如一旦與西方民主自由生活相接觸,而從頭覺醒過來,那俄軍的士氣便要如脫韁之馬,失去控制,這在二次大戰期間,其事例已經所在多有了。

    以上所講的是俄軍的士氣因素,現在我們再看看美軍的士氣因素,來對照和分析比較一下。
    美軍的士氣因素和俄軍的士氣因素主要不同的地方,就是前面講過的,美軍尊重「人」的存在,從人性的發展來培養士氣。
    美國是民主政治的國家,崇尚自由生活的方式,美國人民服行兵役,不僅是一種義務,而且更是一種權利。美國軍人的信條是國家、責任、榮譽,這些也可以說就是美軍士氣的原動力。此外美軍部隊特別注重統御領導,並極力提高軍中的生活條件,有輪調制度和休假制度等等,來永保其部隊的活力。尤其美軍重視軍中新聞及教育工作,使部隊對時事、國際情勢、軍中新聞得到正確的認識,這與俄軍的政治教育完全不同:俄軍的政治教育是強迫的,是填鴨式的灌輸;而美軍的新聞及教育工作,是由官兵自動的吸收正確的資料,並不強迫官兵一定要相信它是唯一的真理,而事實上官兵亦因此而有其正確的抉擇。「部隊新聞及教育」工作還可以使官兵得到隨營教育的機會,可以接受國內各學校的函授教育,這予一般官兵尤其是有志深造的官兵以新的希望和事業前途的保證。
    總之,美軍以尊重人權,重視人性,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提高軍中生活條件為本,同時注意統御領導,以保持並增進士氣,所以官兵能在融洽、活潑的氣氛中,主動的為國家負責任、爭榮譽,務期貫徹命令,達成任務。

---------------------------------------------------P.139---------------------------------------------------

     (取材自加特羅夫著「蘇俄軍事思想」第二編第十四章士氣、政治控制和蘇俄的士兵。)

    附錄二:麥克阿瑟之統御與士氣

    克阿瑟在兩次大戰中,建立彪炳不朽的勛績,是美軍特出的將才,在統御上有他獨到的地方。他對部屬加以領導,而不是加以驅使。他只對部屬說明他的願望,明示他的企圖,使部下發揮其創意,而不是拘束其行動的自由。由於他對部屬表示的信心,對部屬的關懷與維護,和他所表現的袍澤情感,他能鼓舞每一部屬知所奮勉,達成任務。他絕不容他的部屬違背他的企圖,或者是在行動上遲疑因循,部屬都認為麥帥外表和愛寬大,而實則恩威並濟。
    麥帥堅持部屬必須發表其誠實與其真誠的意見,至於採納與否,則為另一問題。他對無所事事、唯唯諾諾之輩,則不能容忍,凡有具體成績表現者,彼立即加以獎勵。
    麥帥勇毅過人,常在最重要最危險的階段,親臨戰場,鼓勵士氣,他的勇毅事蹟列舉三項如左:
    一、一九四三年九月,新畿內亞之拉埃戰役中,美軍以一個空降步兵團,佔領該地機場。空軍司令坎尼將軍擬隨機群出發,在空降地區上空觀察戰果,請示於麥帥。麥帥說:「如果你為了照顧你的部屬,而要冒險前往,那我也必須同去,因為你的部屬也就是我的部屬」。結果麥帥與坎尼將軍分乘轟炸機出發。途中麥帥座機的一具引擎發生故障,可是他堅持不許中途折回,所有官兵聞之都為之奮激無已。
    二、一九四四年二月,騎兵第一師(由蔡斯將軍指揮)之一個團,突擊俾士麥群島中的尼果羅斯島

---------------------------------------------------P.140---------------------------------------------------

最近更新於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