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教育的基礎(一名「革命哲學入門」)

問題,那對於研究哲學,就無重大價值了。所以我今天對於這個問題亦要在講哲學的時候,特別提出來補充一下,引起大家的注意。就是我們研究哲學的第二個目的,乃是要解決人生的生死與苦樂的問題,惟有這個問題徹底解決之後,方能談革命,方能談作戰;亦惟有如此,方能做一個俯仰無愧、頂天立地的革命黨員和革命軍人,庶幾不負天地父母生了我們這樣一個人!所以我說哲學,亦是求得安樂的學問,不但是解決知行的學問。但是這知行與安樂都是有連帶密切關係的,凡是只要其對於某一個問題能夠真知力行的人,那他必是心安理得、毫無畏難、不憂不懼的人,如果這個人能夠不憂不懼,那還有不安不樂的事麼?所以王陽明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真是與物無對,人若復得他(良知)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這裡的所謂與物無對,就是說良知是我們的中心主宰,也就是等於一個信仰宗教的人在其心目中的一個上帝一樣,他是至高無上的,所以每到自己覺得一旦良知發露,或者果能致其良知的時候,自然如對越上帝,無樂可代了。所以我們為學治事,或革命作戰,總要找到其樂趣所在,而後對一切工作乃能自然,亦不覺其為苦為難了。其實為學有為學的樂在,治事有治事的樂在,革命作戰更有其真正的安樂所在,只是我們沒有去找尋他而已。我以為此樂就是致良知的樂,致良知如何可樂呢?因為致良知的第一義,即是求其心之所安,心即安了,不愧不怍,無憂無懼,如何不樂?所以無論黨務、政治或軍事的幹部,凡是你所擔任的工作,只要是發自良知,認為都是我們革命黨員所必須而不可或懈的,因之努力奮勉,而求其有成,實去致其本然的良知,就自然可以從良知發露中得到真樂,且將因此而更加樂學好德,不厭不倦了。我對於樂的話頭亦有四句,

--------------------------------------------------P.92--------------------------------------------------

就是「優游涵泳,鳶飛魚躍,樂道順天,活活潑潑。」這一點就要大家自己回頭去體認,你們看,每當在事為上力行有效、或在心性上省察有得的時候,是不是會手舞足蹈,無樂可代?

五、革命哲學的基礎

    現在要再講我們革命哲學的基礎。我對于革命哲學基礎,只認 總理「知難行易」的學說,為我們革命不二法門。不過我認為要使 總理「知難行易」的學說大行,還是要輔以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哲學,才能更加容易的使「國人無所畏而樂於行」。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哲學,我是自十八歲從讀顧葆性先生時候起就開始研究的,以後五十年來,更曾經讀了再讀,研究了再研究,他的「傳習錄」與「大學問」這兩個小冊子,真是使得我百讀不倦,心嚮神馳,不知其樂之所止。大家知道,王學的主意是一個致良知的知字;但王學的工夫,還是歸結到一個行字,亦就是致良知的致字——「致知必在於行,不行不可以為致知。」講到我們 總理「知難行易」的哲學,則尤其是著重在行——「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可是在知字上面,卻有兩種看法,我在「自述研究革命哲學經過的階段」裡,已經指出「王陽明所講的『良知』的知,是人的良心上的知覺,不待外求;而 總理所講的『知難』的知,是一切學問的知識,不易強求的,而知識的知,不必人人去求,只在人人要行。我們理解了這一點,便知 總理所講的『知難行易」的知,同王陽明所講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知,其為知的本體雖有不同,而其用意是要人去行,就是注重行的哲學之意,完全是一致的。」後來我在「 總理知難行易學說與王

--------------------------------------------------P.93--------------------------------------------------

陽明知行合一哲學之綜合研究」裡,復再度指出「陽明的所謂知,偏重於人性的良知,即不待學而後能,不待教而後知……是屬於『生而知之』的一面。 總理所謂的知,乃是著重於學術上的知識之知,要由學、問、思、辯工夫纔能得來……是屬於『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的一面。」這裡雖然我早已經為大家指出了陽明的「良知」和 總理的「知難」兩個著重點的所在,但究竟還嫌隔著一層。實在陽明是並不否認「知難」,而 總理也並不忽略「致良知」這一個事實的。大家知道王陽明初年曾經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錢友同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勞神成疾。當初王陽明還說他這是精力不足,因之他自己來窮格,但亦早夜不得其理,到了第七日,也勞思致疾,遂相與嘆息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後王陽明謫居貴州龍場三年,乃知格物之功只在心上做,遂決然以為聖人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這層意思,不但說明陽明體認了「知難」,而且更足以在 總理學說十證之外,證明 總理所說的知識上的知難,是十分正確的!不過陽明從此不再在困而知之「知難」之知上用功,而就掉轉了話頭,自去尋他那種「不慮而知」的良知而已。現在我們看看 總理的學說,他說「建國之基,當發端於心理。」又說「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也。」這種「心理」「信心」,實在就是良知,而「行其心之所信」,就是致良知了。 總理又在「軍人精神教育」裡指出「軍人精神,第一之要素為智,能別是非、明利害。第二之要素為仁,而所以行仁之方法,則在實行三民主義。第三之要素為勇,軍人須具有技能,始足應敵,而又須明於生死之辨,乃不至臨事依違,有所顧忌」。又

--------------------------------------------------P.94--------------------------------------------------

說:「我死則國生,我生則國死,生死之間,在於自擇。」這裡的別是非、辨生死,一直歸結到行仁,我以為也無一不是良知的發露。 總理又曾經說:「中國有一段最有系統的政治哲學……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段話。把一個人從內發揚到外,由一個人的內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又說:「正心誠意的學問,是內治的工夫。」而 總理的思想,尤其最明顯的,是在能知必能行一章裡,他說:「先奠國基於方寸之地,為去舊更新之始,以成良心上之建設。」大家可信 總理這裡所說「從內發揚到外」、「由一個人的內部做起」以及「內治的工夫」、「良心上的建設」,不就很明顯的都是致良知的工夫嗎?所以 總理還主張「必從宣誓以發其正心誠意之端,而後修齊治平之望可幾也。」我們又知道, 總理還曾經指斥一般必待先知而後再行的人,他說:「中國之變法,必先求知而後行,而知永不能得,則行永無其期也。」陽明也說過:「今人欲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能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那不是與上段我們 總理所指斥必待先知而後再行的意思完全一致的嗎?這段話,可以說就是陽明「知行合一」哲學的最大蔽障,亦正是陽明倡言「知行合一」所要針砭的病症。陽明一生其所以慇慇以「致良知」為教者,實在也就是他最能體會「知非易而行非難」的道理,所以才要這樣諄諄誨人的。而我們 總理在前面所引以為深憂遠慮,唯恐大家「必先求知而後行……則行永無其期」,更可以說就是 總理所以要創立「知難行易」學說的根本原因。由以上幾層意思來印證,可知不論是陽明的知行合一,他是並不否認知識上的知難的知。就是 總理的知難行易,也不曾

--------------------------------------------------P.95--------------------------------------------------

最近更新於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