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各將領剖析德、意、日三國同盟對我抗戰有利電

內容來源:卷三十七   別錄

隸屬章節:別錄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日、德、意三國同盟協定已於沁日成立公布,諒已閱及,此事自為舉世所注意,暴敵挾此工具,其意在脅制英美,欺弄蘇俄,以遂其大東亞新秩序建設之妄念,惟就國際整個形勢與我抗戰局勢言,此實為我最後勝利之轉機,亦為倭寇失敗開始最大之關鍵,特就事實詳加剖析,為我各將領言之:著此事乃日寇欲假德意之勢以助其威,德意亦姑利用之,以牽制英、美,歐戰方酣,歐亞地位東西遙隔,實際上德意決無兵力助日寇以南進,更不能對中日戰事與日寇以任何實際上之助力,只有加重日寇在太平洋上多樹敵國,以自速敗亡之危機。換言之,日寇過去僅以我中國一國為敵,而今則增加英美列強皆為其敵國,此中敵友增減之變遷,即為利用順逆之所判,最後成敗之數,已不待分析而自明,故此事可謂與我抗戰之軍事不惟無害,而且有利也。著德意在態度上早已袒日,無可諱言,例如承認偽滿,撤回顧問,若謂對我惡劣,亦只到此為止,以後德意所可加於我國之惡意,至多亦不過再承認一個傀儡組織,此於我國抗戰形勢在政治上並不能發生任何影響。著敵人今後勢將傾其海空之力,並抽調若干殘餘陸軍用於南進,判斷敵勢,必將急速略取越南、緬甸,進襲星島、荷、印,甚至謀取菲列濱,彼之實力早為我三

---------------------------------------------------P.220--------------------------------------------------

年餘抗戰消耗殆盡,軍需資源從此更無來路,野心有餘,實力不足,若於此時冒險南進,兵分力弱,在印度洋太平洋上,英美必予以有力之懲創無疑,故三國同盟成立宣布之日,即敵寇真正失敗之始。就我國抗戰以言,以後敵既欲分兵對付英美,則對我侵略之企圖更難澈底,縱或虛張聲勢,在中國戰場中仍有所動作,妄冀徼倖求逞,但其實力已分,內心已怯,我正可予以徹底之打擊,而收最後有利之戰果。著就蘇聯言,此次三國同盟協定,雖在條文上盡力撇開蘇聯,實際正是欲蓋彌彰,此項協定即由防共協定脫胎而來,亦即繼承防共協定之效用,最後目的仍在對蘇,其理甚明,即敵國情報部長須磨為三國同盟事,答記者詢問,亦不能明言防共協定,並未失效,依然存續,蘇聯對此,寧不洞若觀火,如此雖敵國派遣建川使蘇,竭盡諂媚能事,而蘇日關係祇有日趨惡劣,蘇聯對日祇有加緊戒備,敵人意圖拉攏之妄念,自三國同盟以後,已屬萬無可能。著敵與英美既已決裂,立於敵對地位,對蘇關係亦必更趨惡劣,則我在外交上,此後更不慮美蘇對日妥協與猶移,是敵人之所得者,為鞭長莫及有名無實之德意盟邦,而我則獲得太平洋上強大有力之戰友,此後我與英美蘇對日寇皆在利害相同之地位,關係必更密切進步,自無待言。著敵人此項協定若成立於一年以前,或法國未屈服之時,其形勢或有不同,今於徘徊卻顧之餘,而終於貿然加入,在德意無非出於一時之利用,未必重視,而感其相援,而敵國本身實為計無復之,聊為嘗試,早失其積極之自信,是其在印度洋太平洋上之動作,終必自招失敗,可立而待,一旦投機不逞,不獨將為其盟邦所鄙棄,而在其內部亦必引起沸騰之反感。綜上所言,此項同盟協定,在敵人實自造荊棘,更趨危機,而於我抗戰,則為絕對有利,此後英美蘇與我之積極合作,為極自然之趨勢

---------------------------------------------------P.221--------------------------------------------------

,而我國則敵友分明,應付簡單,更易收得道多助之效。我國抗戰本為自立自強,以獨立作戰與長期奮鬥,承接國際局勢有利之轉變,以造成最後之勝利,現在局勢日趨光明,責任益見重大,更應提高鬥志,日夜整訓,一致奮發,磨礪以須,務望將此要旨,逐層誥諭,俾我官兵一體認識,加緊努力,殲除垂斃之暴敵,共竟革命之成功,有厚望焉。

---------------------------------------------------P.222--------------------------------------------------

最近更新於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