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利亞整肅後的世界局勢與反共戰爭之影響

、匪共、韓共對戰俘的釋放,當時並無意堅持,作為口實,可是六月二十五這一個停戰簽字的日子,則畢竟已難實現,但對貝利亞這一個特務頭子的鬥爭預定的日子,又不能因此改變,所以結果雖然韓境停戰,仍未簽字,而貝利亞的整肅,還是不得不及時發動。由於以上幾種情況的證明,可知貝利亞被整肅的日子,是六月二十七日,而不是七月十日;七月十日的公布,只是一切已經布置完成,而又無法掩蓋的一個事後的公布而已。尤其是貝利亞的整肅,竟與原定韓境停戰日期相配合,這一點給美、英、以及世界各個民主國家覬破以後,那它的所謂「和平攻勢」,到這裏就不能不算是已經遭遇到了重大的失敗了!

    關於馬林可夫與貝利亞的對立鬥爭,是世界上每一個明眼人都意識得到,也逆料得到的。我在「第一回合的勝利」中,就已經指出「現在就是他們對內矛盾最多,對外空隙最大,充滿著危機的時期」!所以我說貝利亞之被整肅是勢所必至與無可置疑的發展和歸結!這次馬林可夫與貝利亞間的衝突,我以為除開權力與首領地位之爭以外,還有政策與理論之爭。照俄共「真理報」所宣稱貝利亞的罪狀之一,說是他已經變成了資產階級和國際帝國主義的實際代理人,又說他主張實行可能導致資本主義復活的投降方法。同時昨日在聯合國總部裏還有一則報導說:「如果貝利亞是鬆弛對外間世界敵視的一個工具,那麼預料馬林可夫可能使蘇俄的立場更趨於強硬,反過來說,也是這樣。」於此,我們就發生了一個問題,究竟是貝利亞主張鬆弛對外間世界的敵視,抑或是馬林可夫主張鬆弛對外間世界的敵視?以前有人以為貝利亞是主張放寬對附庸國控制的。由於俄共宣布以一個非軍人的謝米諾夫充任駐德高級專員以代

---------------------------------------------------P.298---------------------------------------------------

替蘇俄管制委員會的首腦崔可夫,可以證實其為蘇俄政治和軍事當局的權力的分裂,也就是貝利亞主張鬆弛對附庸國控制的表現(也有人曾經說,謝米諾夫的取代崔可夫,是莫洛托夫的力量的表現)。我以為這些都是表面的一般的看法。根據俄共所宣布貝利亞的罪狀,如以俄匪一貫地都是把失敗的責任,歸咎於人的手段和規律來看,可信對附庸國家的政策,貝利亞是主張加強控制,而馬林可夫則是主張暫時弛緩的;我以為蘇俄管制委員會的撤銷,以及謝米諾夫的取代崔可夫等舉動,顯然都是馬林可夫在其最初的和平攻勢中一個早有安排的步驟,到後來朱丁的幾乎取代謝米諾夫,與謝米諾夫重返柏林,才真是馬林可夫與貝利亞之間,直接間接鬥爭的端倪。可是由於謝米諾夫弛緩統制的結果,很快的就招致了六月十七日東德勞工群眾五萬人以上的「大暴動」,隨後波蘭、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也都掀起了不斷的「反抗俄共統制者」的怒潮,到這階段,當然是貝利亞的主張勝利了,而馬林可夫的主張則遭受了嚴重毀滅性的考驗。我們單講東德,如果馬林可夫不撤銷蘇俄管制委員會,不以謝米諾夫取代崔可夫,那東德仍然將被置於嚴格的軍事管制之下,如此則「大暴動」一時還是起不來的,即使有也不可能像後來那樣,蔓延到他的各個附庸國去!所以貝利亞從這以後就獲得了迫使馬林可夫屈從他的主張的機會,可是馬林可夫正因為不願,也不能屈從它,纔不得不起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對貝利亞進行一個徹底根除的鬥爭。罪狀裏說,貝利亞不尊重政策,不注意理論,這也就是明明譴責貝利亞不當破壞他的政策,違反他的理論。再說早在六月初,匪區裏還曾經透露過貝利亞反對韓境停戰,因此引起朱毛奸匪反對貝利亞的消息,當然這一類消息,在當時也很可能是俄匪共同製造出來「別有作用」的惑人的耳語

---------------------------------------------------P.299---------------------------------------------------

,但證之後來貝利亞的被整肅,可見這實在是馬林可夫故意洩漏貝利亞的主張,以製造附庸國間,對貝利亞的強烈的反感,也可以說這就是馬林可夫決心清除貝利亞的預兆和步驟。我們知道,他反對韓戰,亦即是不許朱毛有喘息的機會,要藉韓戰來加強對朱毛的控制;他對朱毛如此,則其對東德及其他附庸又何獨不然?可見這與前面的報導說貝利亞對附庸國主張弛緩控制,是完全相反的。至於俄共所宣布的貝利亞的另一罪狀,則是說他企圖破壞集體農場制度,引起食物供應困難,這一個罪狀實在也可以說是和前面一個罪狀有其密切關聯的。大家知道,無論東德、波蘭、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所有的暴動,無不是由壓制和饑饉而引起的,這種饑饉,實際就是集體農場所造成的結果,並不可能是集體農場被破壞的結果。貝利亞是多年的特務頭子,又是史魔的忠實幹部,一個特務頭子,有誰能相信他會反對一個足以絕對控制農人的腸胃,而其事實上又是把農人變成工人的捷徑的集體農場?何況集體農場是史魔生前不惜大舉殺戮,以達成其「大私有制」的唯一傑作,誰會相信一個絕對忠於史魔的幹部,會企圖對它加以破壞?一個特務頭子,最瞭解也最崇拜的,就是統制的力量,和可以作為統制力量的工具。但是馬林可夫為什麼要以這兩項罪狀來加諸於貝利亞的頭上呢?這就是要顯示他自己是一個反對「破壞集體農場制度」的首領(這除開嫁禍與脫罪的作用以外,我以為由於東德、波蘭等附庸國的「暴動」和「饑饉」,也確已使他警醒了一個獨裁者,無論是對內對外,都不容許採用鬆弛和寬縱的政策——即使是暫時的,那也都是等於坐在火藥桶上一樣)。由此我們對這一個問題,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說貝利亞原本對俄共內部以及對附庸國家,都是主張嚴密統制的;而馬林可夫則在東德、波蘭工人群眾「大

---------------------------------------------------P.300---------------------------------------------------

暴動」以前,無論對俄共內部以及對附庸國家,卻都是主張鬆弛和寬縱的(這可以馬林可夫初期的宣布大赦,宣布減低物價,宣布逮捕曾經指控過猶太醫生的格別烏人員,一連串的安撫行動來證明。但馬林可夫、貝利亞、莫洛托夫之間,也有一個相同之點,那就是對外間世界的所謂「和平攻勢」的主張,則是一致的)。但從「大暴動」以後,也就是貝利亞的罪狀宣布之後,我們已可斷言,馬林可夫勢將對內更要以嚴峻和殘酷的手段,來代替以前的鬆弛,這應該是絕無疑義的。其實貝利亞被整肅的根本原因,除開這兩點以外,還是在他罪狀裏所指出的「貝利亞企圖把內政部作為私人的一股力量,置於俄共政權和共產黨之上」的領導權之爭,來得更為適切。我們知道,前面兩項理由,正是說明為什麼貝利亞要於此時被整肅,而後面一個理由,則是說明貝利亞為什麼要被整肅。我們這樣的明瞭了以後,就可以再來研究俄共今後的動向。

    現在俄共對貝利亞的整肅,已經面臨結束,但是由於此一突變所引起的問題,則並未終結,而且其影響深遠,正未可逆料。所以我們對貝利亞整肅以後,俄共對內對外的動向,特別是在對外的上面一點,我們必須深入探討,尋求其可能的必然的動向。對俄共的動向,首先我們要認識的,就是馬立克匆匆於七月九日返回倫敦任所,這企圖一方面固然是要於整肅貝利亞的消息公布之前趕回,故示鎮靜;同時也可以說是要趕在公布前一日回來,以便於覺察民主國家間反響的深度;但其最大作用,我以為那還是要以英國為發動其所謂「和平攻勢」的中心,而且這個「攻勢」,必將比以前任何一次遠為眩惑誇大。本來一般人也許要認為貝利亞被整肅以後,俄共的動向,會格外趨向於積極強硬,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戰,

---------------------------------------------------P.301---------------------------------------------------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