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人民共同救國之要道

與中國開戰的決心,以為中日問題總可以依賴外交的方法來解決,因此軍事上的準備,著著落後,使日本處處立於主動,得制機先。至於外交方面,當初中國在朝鮮亂事平安後,即約日本同時撤兵,日本堅持不肯,各國都不以為然,中國在外交上獲得各國一致的同情,可說已占到主動的地位;但是後來只注重結好俄國一國而漠視其他各國的利害關係,因此惹起各國的妒忌,日本就乘機活動,使各國對中國的同情,漸漸減少,日本便由被動而轉為主動的地位。一方面中國雖結好俄國,但俄國也很少幫助,中國因而完全陷于被動的地位。可見當時對于外交運用,完全失當。在外交上還有一件事情,事雖小而關係非常重大,就是在反對日本出兵到朝鮮的時候,便抗議說朝鮮是中國的藩屬,這當然是對的,但是後來在反對日本干預朝鮮內政的時候,便抗議說朝鮮是自主。中國既以「自主」字樣形諸公牘,日本自然更可藉口侵略朝鮮。後來為這一點小錯引起外交上的大紛爭,這種失敗,完全自取。至於軍事方面,因為事先毫無準備,及至戰端一開,便手忙腳亂,著著失敗。當時日本的海軍實力,遠不及中國,如果中國海軍能夠先發制人,先以全力對付他的海軍,一定可以消滅他們,奪得制海權。但是當時中國方面沒有這種自信和識力,一切軍事行動,事前既毫無準備,又因道路較遠,交通不便,行動非常遲滯,非兩三月不達。日本到朝鮮則非常便利敏捷,就此一點,凡是懂軍事的人都可以知道,中國不宜和日本在朝鮮作陸地戰,否則日本即可操必勝之權。但是當時中國當局不明白朝鮮實地交通的情形,要趕到朝鮮去作戰。果然中國軍隊剛纔出發,日本軍隊已經在漢江口遍佈水雷,斷絕海道,並且佔據很多要隘,以逸待勞,中國軍隊不得不由陸路繞道前進。當時牙山的中國軍隊孤立無援,非常危急,中國便用艦隊護運軍

---------------------------------------------------P.129---------------------------------------------------

隊輜重赴牙山應援,竟為日本艦隊所截擊,全軍覆沒。同時陸路援軍已不能趕到,牙山軍隊便一直退到遼河以西,不僅朝鮮完全喪失,旅順大連威海衛以及遼河以東的地方,都被日本占領。陸軍經平壤一戰,一敗塗地,海軍經黃海一戰,全軍覆沒。這完全是戰略的錯誤,如果當初根據先發制人攻擊敵人弱點的原則,先以海軍的全力消滅日本海軍,奪取制海權以後,再來運輸陸軍入朝鮮,在海上就毫無阻礙,更不怕被人家襲擊,而安然登陸和日本陸軍對抗,我們海陸並進,日本非敗不可的。乃計不出此,而用兵艦護運軍隊,以致陷于被動地位,著著受制于人,而歸于失敗。由此可知甲午之役之所以失敗,並非中國武力不及日本,而是失敗于武力以外的種種原因,這種種失敗的原因,就是我們現在禦侮救國最寶貴最切實的教訓。語云:「失敗為成功之母」,只要我們全國上下切實反省,根據過去一切失敗的教訓,奮發自強,共同奮鬥,國家一定可以挽救,民族一定可以復興!
    剛纔講過:我們要抵禦外侮,打敗敵人,必須先明白敵我兩方一切的情形來決定對策。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所謂「知己知彼」,就是我們對敵作戰取勝的第一要訣。現在中日兩國的情形是怎樣呢?先就日本來講,論他的實力,中國當然有望塵莫及之感;他現在已有九十萬噸的海軍,四百萬陸軍,兩千架飛機,一切戰爭用品和軍事設備都是現代化。除武力以外,無論內政之整飭,經濟之發達,教育之普及,科學之昌明,一般社會組織之健全,人民愛國精神之普遍,都不愧為現代的國家。以我們中國現在的情形和他比較起來,我們還在革命建國的時期,因為人才物力的缺乏,和環境的惡劣,一切還不能盡量發展,順利推進,概括的說一句,我們中國現在還沒有建設成功一個現代的國家。一個

---------------------------------------------------P.130---------------------------------------------------

國家如果不成為現代的國家,在現代世界上,就不夠和人家競爭!各位要曉得:現代的戰爭,不是完全武力的戰爭,也不是要等到雙方開槍開砲纔算戰爭,而是在平時整個國力的較量。所以在軍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社會各方面,無時無地不在和敵人鬥爭之中。要能在一切鬥爭中發揮力量,趕上人家,第一緊要的條件,就是組織。所以現代的戰爭,就是組織的戰爭。軍事和政治固然要有組織,就是經濟也要有經濟的組織,文化要有文化的組織,社會要有社會的組織。推之于一切人事、物力,都要有組織。有了組織,然後能統制,能統制然後可以集中力量,並發揮力量!現在我們和日本作戰,在武力方面既不能敵他,惟有儘量發揮組織的力量來抵抗敵人!一切新式武器,如飛機大砲兵艦這一類的東西,固然不是短時期內所能充實得起來;但是只要我們大家真正覺悟,努力去做,要健全各方面的組織,並不是難事。還有一層,所謂戰事,不是純粹物質力量的戰爭,除物質力量以外,還有一種最根本的精神的力量。物質力量須以精神力量為基礎,然後可以充分的發揮,所以精神的力量常能克服物質力量,而獲得最後之勝利。我們中國現在經濟和科學落後,一切物質力量,一時雖來不及充實,而精神則為我們人人所固有。所謂精神,就是講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生於民族的固有道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只要我們全國國民能夠恢復民族固有的道德,發揮民族固有的精神,團結一致,共同奮鬥,一定可以戰勝敵人優勢的物質力量。如果說,人家有多少飛機,有多少兵艦,有多少大砲,我們也一定要有多少飛機,有多少兵艦,有多少大砲,纔能和人家作戰,那就錯了。我們武器不精良,物質力量不充實的國家,當著這樣嚴重的國難,莫說我進一步,人家也進一步,而且重重牽制,重重困難,那

---------------------------------------------------P.131---------------------------------------------------

裏還能夠如我們的理想而從物質方面趕上人家呢?一定要從根本有效容易成功的方面去加緊努力,這就是要充分發揮組織和精神的力量;只要真能發揮這種力量,雖然武器和一切物質不如人家,也一定可以抵禦外侮,復興民族。這一段是我們就中日兩方一般情形來比較國力並且說明我們抵抗外禦的根本方法。以下再就日本人對于我們中國人的觀念和對于中國國情的判斷,來判斷彼此的成敗。

    我們要曉得:對敵作戰,勝負之事,表面上雖屬決于戰時,事實上早已判定於平日。這就是說戰爭的失敗,不是到失敗的時候纔算失敗,而是失敗于失敗之前;反之,戰爭的勝利,也不是到勝利的時候纔算勝利,而是勝利於勝利之先。勝敗的重要關鍵,即在於平時能否「知己知彼」。所以我們平時不僅對于敵人的一切情形一切思想行動,務必洞澈於心,同時,對于本國的一切,也要估量精確。尤其是敵人對于我們國情的認識和判斷,我們格外要知道;如果我們能夠知道這一點,就可以推測敵人對于我們所取的態度和策略,從而決定我們的對策。戰爭的事情,無論那一方面對于敵情的判斷如果有一點錯誤,則全盤計劃策略亦必隨之而錯誤,結果他必然陷於失敗。日本現在對我們的判斷就是有不少的錯誤。他們對于中國一切情形,例如我們有多少軍隊,有多少槍械,有多少糧食,有多少其他出產,所有事事物物,一絲一毫他們都不放鬆的調查得明明白白,甚至於比我們自己還要清楚,而我們中國人對于日本的一切,就莫明其妙。不過,日本人對于中國的一切情形,雖然看得很透澈,但對于我們中國民族之歷史觀,卻犯了一個很重大的錯誤。——就是判斷我們中國民族是慣于做亡國奴的劣種。因為他們研究中國的歷史,以為宋朝末年被蒙古人侵略,經崖山一戰,就歸滅亡,而一般中國人並不知國恥,一樣的稱臣

---------------------------------------------------P.132---------------------------------------------------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