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人民共同救國之要道

一般國民的精神道德之墮落,智識程度之低下,體魄之衰弱,社會之散漫,無一不是我們國家民族的主要病根。這些主要的病根不除,決不能轉弱為強救亡復興!所以我們今後一切教育,一定要針對這些亡國滅種的病根來克治,就是要以「德育」來提高國民的道德,發揚民族的精神。使國民都要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能夠「明禮義,知廉恥,負責任,守紀律」。堅定民族復興的自信力,養成宏毅勇敢、刻苦耐勞與為國犧牲的精神。要以「智育」來增進國民的智識,使國民都要有國民的常識,科學的頭腦,清晰的理智,和自動的能力。要以「體育」來增強國民的體魄,使能養成強健的身體,活潑的精神,和刻苦耐勞的性能。要以「群育」來增進國民合群的德性,使能養成親愛精誠的精神,組織的能力,與守紀律守秩序的習慣,更要養成「公爾忘私」,「國爾忘家」,為社會國家而勞動服務,為國家民族而奮鬥犧牲的精神。所謂「群育」,可說就是軍事化,我們要使一切教育都普遍的軍事化,就是要實施軍國民教育,使一般國民發揚軍國民的精神。這是現代國民必須的修養,亦為立國最主要條件。亦惟有以此種精神為基礎,然後一切學術智能可以為國家民族而用。總之,我們的教育,今後必須根據這四育的要旨起弊振衰,切實改進,然後一般國民纔能健全起來,有健全的國民,然後纔可以共赴國難,挽救危亡,建立文明富強的現代國家!
    除教育之外,救國和立國最要緊的一件事,就是經濟。經濟是國家的命脈,所以發展經濟,完成物質的建設,為建國復興之本務。現在我們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人民眾多,但是國民經濟一天一天的凋敝,弄得國貧民困,岌岌垂危;其原因:固然是由於內受天災人禍的摧敗,外受帝國主義的侵略,而最根

---------------------------------------------------P.153---------------------------------------------------

本最緊要的一點,還在我們一般國民不能盡量運用心思勞力,從事于生產的事業。所以我們要發展經濟,必須提倡國民勞動服務,要全國國民刻苦耐勞,努力生產,務使「人盡其才」,以求「地盡其利」,「物盡其用」和「貨暢其流」。現在我們國家沒有多的金錢資本來做建設事業,但我們國民人數很多,這就是國家一切建設事業的資本。只要我們能領導國民共同一致為社會國家而勞動服務,則一切事業都可以興辦起來,所謂「以勞教民富」,實在是我們貧弱國家要求富強的不易之原則。我近來所提倡的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其用意就在於集中全國的力量來發展經濟復興國家。現在政府方面既極力推行,還希望我們教育界各位先生和學生以身作則,鼓舞群倫,領導民眾,共同努力,來促進國民的經濟建設,達成民生主義的目的。此外政府對整個的經濟建設,已經決定整個的新計劃和新政策,並且以最大的毅力,逐步施行,只要我們全國同胞本愛國救國的熱誠,擁護政府的一切經濟計劃和政策,上下一心,努力實行,相信我們中國國民經濟一定可以解除一切外力侵略的痛苦,而發榮滋長,我們 總理的三民主義一定可以實現!

    第六,要組織民眾,培養民力。前面我已說過:現代的戰爭,不是僅僅武力的戰爭,而是整個國力的戰爭,也就是一切人力物力組織的戰爭。誰能組織得更好,誰的力量就更大,誰就可以得到勝利,這是一定的道理。現在我們中國一切都散漫凌亂沒有組織,被人家譏為一盤散沙,不成其為國家。平心而論,我們國家在組織方面,實在夠不上一個現代的國家;不必說一般無知識的民眾無組織無紀律,就是一般學校機關的智識分子,也一樣無組織無紀律。譬如說在一個學校裏,學生不服從師長的命令,師長

---------------------------------------------------P.154---------------------------------------------------

也每每不能盡到愛護和教育學生的責任,因此全校便無組織無紀律;學校尚且如此,則一般社會無組織無紀律的情形更不必說了。試問以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烏合之眾要來和人家有組織有紀律的國民從事鬥爭,怎麼會不失敗呢?現在一般國民不僅不能群策群力共同一致來積極的參加戰爭,恐怕敵人飛機一到上空,個個人就要手忙腳亂,驚惶紛擾,弄得一團糟。不曉得那些人應該如何防毒救火,那些人應該抵禦襲擊,一切都沒有組織和準備,沒有負責的人來領導指揮,不被敵人炸死,亦必互相蹂躪而死。現在一般人只顧高叫要抗日,這種愛國的熱誠,當然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我們全國國民平時無組織無訓練,無遵守紀律服從命令的習慣,到臨時後方就要自相擾亂,不僅不能幫助軍隊,且要妨礙軍隊的行動,使軍隊失敗。如果再使這種無訓練無組織無紀律的國民和敵人作戰,那就只有化作敵人的砲灰!所謂「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如果聽憑人民受這樣毫無代價的犧牲,視國事如兒戲,將國家隨便亡了,政府要不要負責任!各位看看他們日本人就很有組織,他們每一個人對于國家都負有他的特定的任務和作用。他們在國內的不必講,凡是來到中國的日本人也都有嚴密的組織。隨便那一個日本人到那一個地方,都和當地的日本人和機關有密切的聯絡,這個人不論做什麼職業,對于他們國家都負有特定的使命,具有特別的作用。譬如上海和南京,雖然相距五六百里,但是一旦有事,這兩地的日本人就可在幾小時以內組織起來,團結一致,共同奮鬥!我們一般國民不僅在異地不能團結一致,即在同一地點甚至同一學校機關或團體之內的人也不能群策群力,精誠合作。爾為爾,我為我,各不相謀,各不相下,在這種情形之下,怎麼樣可以抗日!?這並不是我怕打戰,不願抗日,我當然不怕!並且當然要抗日!(鼓掌)日本

---------------------------------------------------P.155---------------------------------------------------

這樣侵略我們壓迫我們,難道我們堂堂大國民就是這樣含垢忍辱讓他宰割下去就算了嗎?我們全國國民當然要和日本不共戴天,要起來抵抗他,拼個你死我活!(鼓掌)不過我們要抗日作戰,必須先要有一個把握,尤其身為民國主人的國民之中堅的青年學生,格外要認清本身的責任和力量,遠慮國家民族的前途,不好隨便輕舉妄動,必須勵志圖強,埋頭苦幹,先將國力充實起來。有了力量,然後才纔以談得上和人家一拼,至於充實國力最緊要的基本方法,即在組織民眾,準備一切。換句話說,就是要民眾軍事化,必須民眾有了組織和訓練,達到普遍的軍事化,然後可以增進國家的力量,才纔以集中國家一切的力量,然後我們抗日纔有基礎,纔有把握。我有兩句話常常拿來訓練軍隊的,就是:「用兵不如用民,教民要如教兵」。因為民眾是軍隊的基礎,必須先有健全的民眾,然後有精強的軍隊;而且軍隊很少,民眾極多,如果一般民眾都有組織有訓練,成功軍事化的現代國民,不僅可以隨時無限量的補充軍隊,而且全國皆兵,到處都有廣大的軍隊可以捍衛國家。那麼,敵人還能進到我們國內一步嗎?所以我們要抗日,就要明白我們自己的力量不夠,而加緊充實與準備,如果不度勢量力而貿然決戰,結果只有失敗,國家只有滅亡。所以我們在危急存亡之際,必須「持其志毋暴其氣」,臥薪嘗膽,忍辱負重,(鼓掌)尤其有血性的愛國青年男兒,格外要堅忍宏毅,發揚蹈厲,一面健全本身,一面組織民眾,訓練民眾,使個個人都能成為為國犧牲的戰鬥員,如商鞅所謂「舉國而責之於兵」,我相信:以我們四萬萬人的優秀民族,有這樣悠久的歷史,高尚的文化,廣大的土地與豐富的資源,決不致為小小的日本所滅亡,他也絕對不能滅亡我們的國家!我們四萬萬人各有兩隻眼睛一個口和一雙手足,不必說我們還有很多

---------------------------------------------------P.156---------------------------------------------------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