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四川省士紳服務地方自治函

內容來源:卷三十七   別錄

隸屬章節:別錄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六月三日——

    中正默察內外情勢,認為救國建國,必須喚起同胞,共同努力,故十年以還,即以創立保甲,施行社訓,為地方政治之中心,以普及教育,培養生產,樹民族教養之根基,先後提倡新生活運動,及國民精神總動員,以改革惡俗,振作精神,皆有以啟發同胞增加其參加政治之智能,而納於救亡圖存建國自強之正道。歷年巡視所至,亦莫不向我地方賢良人士,布書敦勸,出任地方政治,教育建設等項事業,以為倡導;期望殷切,悉本至誠。去歲復手訂縣各級組織綱要,頒行實施,規定以鄉鎮為建設地方自治之基層,以保甲為充實鄉鎮組織之細胞,並將管教養衛一氣貫通,各層首長均兼壯丁隊長,及學校校長,以期集中事權,利於負責,期其實行。並在各級組織,建立民意機關,訓練行使四權,詳訂應辦事業項目,務期增進民力,充裕民生。凡此種種規劃,又皆所以力求民主政治之完成,而尤賴地方賢能人士,相與戮力推進,此不僅為集中力量貫澈抗戰勝利之要圖,實亦為長治久安鞏固民族生存之大計。現在四川省政既由中正兼領,關於縣各級組織新制之各項實施辦法,業已詳為規定,全省一律開始實施,期以三年限期觀成,總計各鄉鎮長及鄉鎮公所之民政經濟文化警衛各股主任幹事,及保長辦公處之幹事等職,所需人材最盛,在三十萬人以上,而甲長職務,約需七十萬人之選,尚不與焉。自古論治之要,均謂

---------------------------------------------------P.218--------------------------------------------------

政由人興,況以今日如此鉅大之民治事業,若非地方賢能,急公赴義,奮身自效,則人材孔乏,雖有善制,亦將徒法難行。四川為抗戰建國根據,根據所托,設或新制推行未能盡利,則影響全國,更非淺鮮。此我全川同胞最大之職責,亦即救鄉報國唯一之良機,甚盼深體此旨,一致興奮,本自治自強之精神,作爭先鼓舞之貢獻。所有地方正紳賢士,盼依照法制之規定,毅然參加地方自治之鄉鎮保甲事業,或則參加訓練,出任鄉鎮保甲各級首長之實職,或則就地匡襄協助各項業務之實施,職務雖有差等,而所以為地方服務為國家效勞之功績絕無二致。同時各縣縣長與各級黨部工作人員,應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對於所在鄉邑之父老賢能,尤應虛心採訪,誠意接納,尊敬有加,大義相勸,挽其出而任事,盡力輔助,審其公意所在,擇善而從,信任貴專,保障必固,勿惑於浮泛之攻訐,勿昧於是非之顛倒,適才適所,量為推選,任勞任怨,悉予擔當。激其相感之誠,發其作為之勇。秉持此旨,貞恆勿懈,誠信日孚,感召自眾。隨時隨地,皆有可與共圖治理之人,建國大業,必可計時程功矣。

---------------------------------------------------P.219--------------------------------------------------

最近更新於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