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陳炯明縱論全局戰略書

內容來源:卷三十六   別錄

隸屬章節:別錄 \中華民國十年

 

 

——中華民國十年一月二十一日於奉化——

    刪電謹悉,中正決於二月二日搭中國號來粵,攻桂之計既定,以後關於全局戰略,亦須確定。茲謹陳意見如左:蜀中消息,紛傳不一,惟其內訌必起,戰機之發,近在眉睫,無論其勝負誰屬,終是西南之好音,吳軍窺伺湘鄂,其心未死,彼與吾軍聯絡,無論其有否誠意,然終為吾軍發展之障礙,故本軍將來之目的敵,當假定為吳軍也。惟蜀亂迫不及待,而吳患猶在醞釀之中,以時間論,則對蜀當先於對吳,以地勢論,則當先圖蜀而後可以統一長江,蓋得此則對鄂豫(平漢路)作戰,勢成犄角,輕易為力。若為根本解決中國計,尤當以西北為根據,四川為西北與西南之重心,更不可不急之文。如謂對人問題,則祗求其於事實有濟,以誠意與吾人之主張相接近,無論其為劉為熊,似無不可容納也。至於以勢而論,則吳軍強於川軍,對吳難而對川易,以兵力論,亦不可不有先後、強弱及難易之別。由此言之,本軍戰略應以平桂為第一期,平蜀為第二期,而以進取長江為第三期也。故此次動員令,對桂、對蜀宜相提並論,不致於平桂之後,戰機再演停頓也。如先出長江之計,則當於平桂後臨時酌定,作為第二之考案也。惟中國情勢,變幻莫測,橫於目前者,即有奉直衝突,及宣統復辟二問題,又有直皖相聯、及直派內訌二問題,前二問題,與後二問題,皆二而一者也,如前二問題發生,則吳軍無意於湘鄂,吾軍

---------------------------------------------------P.56---------------------------------------------------

或可進而圖之;後二問題之發生,則對吾無甚利益也。總之,對吳與出長江,是同一問題,如吾軍之力不足以制吳,則對鄂當置為緩圖,蓋出長江以引起全國戰鬥,惹人疑忌,不如借先決西南內部問題為名,暫避其鋒,養足精力,以待時機也。未知公意以為何如?對桂作戰,與向來戰略,須稍變其方式,故本軍兵力當分為四部,以二部援桂,一部防湘,恐吾軍平桂未定之前,而吳軍已入湘窺粵也;然以現在北方近況及財政觀之,此時當不易辦到,惟不可不防耳。其餘一部,乃作為總預備隊,甚恐平桂之軍,濫兵多而精兵少,失一著而壞全局也。總帥名義,中正以為非吾公自任不可,否則號令不行,進退不一,將何以持其後耶?中路軍指揮之職,中正自量材輇,謹謝不敏,務請另選賢能為宜。吾公知我甚深,想不以此為虛文也。

---------------------------------------------------P.57---------------------------------------------------

最近更新於 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