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要旨

與「人定勝天」的話有些衝突,其實這並不衝突,譬如自然之秘,必須由人來探索,天災地變,必須以人力與之奮鬥而戰勝之,這正是發揮天性的本能,求其合乎自然之理。因為江河氾濫,是水性就下而有所壅阻,所以導水疏河,一方面是克服天災,一方面也是順應自然之天理。又如吾人應用蒸氣做發動機關,一方面是改造交通,克服自然的障礙來縮短距離,但一方面仍然順著液體汽化膨脹而生推動力量之物理,這物理亦就是天理,所以順應天理與克服自然和人定勝天的意義,一些也不矛盾,而實在是一理。我們可以說明合乎天理者方能克服自然,唯順應天理人情者,方能戰勝一切困難,我們既然有這樣古代傳授下來的高深而健全的哲學,便是我們成功立業的寶物,我們陸大將官訓練班的同志,將來都是要操千萬人生命之權,司國家民族存亡之機者,決不僅以具有勇力技能為滿足,必須徹底明瞭做人處事的大道,更要以「誠」貫徹始終——「至誠無息」,來教化部下士兵和民眾,古人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你誠之所至,不僅能以感格人心,而且能動天地泣鬼神。現在要問如何能做到「誠」字?其工夫如何著手?那就要分二方面來說:其(一)為內心修養的誠意工夫,此即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其(二)為行為修養的修身工夫,此即要從中庸所指「澹、簡、溫、微」的暗然日章中做起。中庸最後第三十三章說:「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朱註云:「絅,禪衣也,尚,加也(即衣錦之外,加上外衣),古之學者為己,故其立心如此,尚絅,故闇

---------------------------------------------------P.101---------------------------------------------------

然,衣錦,故有日章之實,淡、簡、溫、絅之襲於外也,不厭而文且理焉,錦之美在中也。小人反是,則暴於外而無實以繼之,是以的然而日亡了。遠之近,見於彼者,由於此也,風之自,著乎外者,本乎內也,微之顯,有諸內者,形諸外也,有為己之心,而又知此三者,則知所『謹』,而可入德矣。」我以為這「所謹」之「謹」字,乃是至誠必謹之意——亦可兼作「誠」字解,則更為完備了。本章重引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又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這就是說明「誠」的工夫,是在人的不見之處,只求其內心不疚而已。換言之,就是對人不要表現其所能,不要表現其德色,更不要自我宣傳。就是不矜不伐,不誇不妄,而以澹簡溫微,不求人知,為至誠工夫著手之處。此乃說明闇然日章之功效,是由隱而見,由微而顯,實與第一章所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之意,互相參證,其意以為此三語,不僅為惡者之警戒,而亦為善者之勉勵。凡事只要其能求諸己,存於內,則其誠於中者,必形於外,不患人之不已知了。所以下文又說:「不顯惟德,百辟(僚也)其刑(效也)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最後結語又說:「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朱子註云:「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然後乃為不顯之至。」惟有這樣「不顯」,即不求人知,才可算是「至誠」。我們修己教人,必須要由這樣不見不聞,無聲無臭中做起,才能做到誠意正心的「誠」字了。所以我的自修箴說:「不睹不聞,慎獨誠意,戰戰兢兢,莫見莫顯」,亦就是這個意思。大家須知,我們治軍治國,無

---------------------------------------------------P.102---------------------------------------------------

論到如何境地,不怕國弱戰危,只怕自己不誠,不能感格部下,只怕部下不誠不實,不成其為一個人,如真能教成人人有誠,人人能實,使其官兵都能做一個堂堂正正革命軍人的軍隊,則其部隊數量雖少,也就能發生極大力量,而且愈在非常危險時期,愈能發揮他天性所發的大無畏精神。我今天特地舉中庸一書之要義為大家解說,希望大家回去以後,能再加共同檢討,或各自的研究透澈,真能了解人生的意義及其究竟所在,從此建立其一定不易的人生觀,這就是我今天所要提出中庸之道特來講授的意思,若大家真能本此努力,即知即行,那我相信大家就都能建功立業,雪恥圖強,自不愧為我們 總理的革命信徒,完成我們復興民族的使命了。

---------------------------------------------------P.103---------------------------------------------------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