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要旨

念便會潛滋暗長,凡存有這樣私心惡念的人去帶兵,不但不會成功,而且必將失敗,不但其心理要怕死,而且還要怕見其部下了。
 要知道我們將兵之道,最主要者就在如何能如孫子所說:「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生,可與之死,而民不畏危」的一點上,如你真要使民不畏危,無他,那就在你自己先要無畏,就是先要你自己不怕死,如何能做到不怕死,那就要如 總理所說的軍人要「別是非,明生死」,而且要「以死為榮」「以死為樂」,亦就是古人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凡是這樣能為道為主義而死,以身殉道、以死為榮為樂的人,必然是對其道與主義的認識,具有至誠,而毫無私心存於其間了。否則如其不能這樣存誠袪私,並無誠意為國家為革命為主義來犧牲,而分心於身家生命做官發財的自私觀念,則在臨危之際,當然就要多所牽慮,亦就要偷生怕死,這樣就是有私,即不能存誠,亦即不能有勇,臨到危險的時候,就不能為其部下的表率了。因為你既心裏怕死,則你雖不說,而你的部下看見你所表現的一言一行,早已知你心中存有不可告人的私念,則你的人格,必然為部下所鄙賤!即使你在表面上如何掩飾,即使你對上官可以欺瞞一時,而對部下是萬不能隱瞞過去的。因為部下與你,是無時無地不在共同生活和作業之中,所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如見肺肝」就是這個意思。如果那樣,亦就是等於你心裏已著了鬼,就不但要時時怕死,要時時怕部下,而且又要怕上官怕同事,既然一切都怕,更提不起大無畏的精神了。所以我們要達成革命軍人的最高本務,第一步著手之處,即在能慎獨存誠,屏除自私觀念,保持無

---------------------------------------------------P.93---------------------------------------------------

畏精神,視此自私觀念,如同魔鬼蛇蝎一樣,必須努力袪除這個毒害,而以慎獨存誠來代這私慾惡念,隨時隨地,要以堂堂正正,做一個俯仰無愧的人來自勉,亦就是一切行動,都以國家民族為前提,決心為革命主義來犧牲,如抱定了這樣不成功便成仁的大無畏的決心,即誠意之所存,行動之所著,必然光明正大,必能使部下信從,民眾感服,如此即所謂「無欲則剛」。以身作則,來領導民眾,統率部下,自然可以做到「可與之生,可與之死」的境地。因之我們教兵教民之道,第一要自己公正無私,存誠無畏;第二才可使部下與民眾人人能信服無畏。換言之就是 總理所說我們革命軍人要學「不怕死」。譬如現在國勢危急,民族被辱到此地步,我時常聽到人說:「我們即使要打敗仗,也須一戰!」或說「姑且一戰」。這種話最要不得,我們軍人作戰的決心,必須是不開戰則已,若既開戰打了仗,當然要操必勝之權,所謂「姑且一戰」云云,便是徼倖和投機心理之表現,這徼倖和投機心理,其動機完全是一種失敗主義,而其實就是一種怕死心理從中作祟所形成的。須知我們不戰則已,如決心作戰,就非打到最後勝利不可,所以作戰必先要有必勝的信心,而且要上下一心,共同一致,發揮其大無畏精神,使部下知道只要有你這個上官在他上面領導,就必不致失敗。這就是要引起部下對於你作將領指揮官的全人格的信仰,相信你能操最後必勝之權,無論其經過如何危險困難,遭受如何饑寒痛苦,甚至挫折失敗,臨到絕望時候,他們仍是相信你必能打破難關,挽救危局,雖死不畏,這樣才算能做到了「民不畏危」的功效。所以我們修德立業,無論治兵治民,首先要在無私無畏、慎獨存誠,而這無私無畏、慎獨存誠的

---------------------------------------------------P.94---------------------------------------------------

工夫,就要在不睹不聞的地方做起,所謂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亦就是仰不愧,俯不怍,這樣久而久之,自然人格光明正大,就沒有可怕之事,亦沒有不可告人之事,那樣還有什麼部下敢畏危怕死的呢?因為你自己這樣無畏,那他人即使要畏危怕死亦有所不敢了,更沒有不願與你生死與共的部下了。不過這亦只有慎獨精一的工夫,而能修養保持其率性之道者,乃克奏此「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民不畏危」的功效。綜合以上三、四兩節,「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一段來說,乃是闡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的「命」「性」與「道」的意義,這一段不僅說明「命」與「性」的本質,且亦說明「道」的本質所在,所謂「率性」乃是循性,即順應天性,凡是順應天性的事物,就是「道」。換言之,「道」就是在順應天性的事物之中,所以特提「戒慎恐懼」以警惕學者,而又以「慎獨」為「率性」與「修道」工夫之要領,以指示學者,希望大家對此加以特別注意。

 (五)「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此未發之中,與發而皆中節之「中」,就是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之「中」,亦就是說明這中和之「中」,乃是「修道之謂教」的基本工夫,以此修己、以此教人的道理。這一段朱子解為「聖神功化之極」的所在,其實功化之極,是指「天地位,萬物育」兩句而言,而「致中和」則為聖神之事,亦就是修道臻於功化之極的基礎。因之必須先有聖神之功,而后乃能達到功化之極——「天地位,萬物育」的效果。現在首先要說明「中」

---------------------------------------------------P.95---------------------------------------------------

是什麼?「和」是什麼?照原文所說:「中」是「喜怒哀樂之未發」時的現象,亦就是我所常說的「無聲無臭,惟虛惟微,至善至中,寓理帥氣」的現象,「和」是喜怒哀樂發現時,一切言行皆能中節,而並無過與不及之處,這樣的「中」就是天下之大本,這樣的「和」就是天下之達道,所謂大本,就是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故曰大本。所謂達道,就是率性之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故曰達道。於此我對於「中」與「和」的本義,還要補充說明一下,依照朱子所說,這「中和」的性質就是「中庸」的釋義,「其所以變『和』言『庸』者——游氏曰以性情言之,則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則曰中庸,故中庸之中,實兼中和之義。」我以為這中和之「中」,只是形容其心理現象,而與中庸之「中」的性質及其範圍是不盡相同的。因為這未發之中的「中」字,乃是心未發動時之本體,澹泊沖漠,本然自得,一切無所沾染無所執著的現象,此乃專對內心和精神而言。我們祇有在內心存著天理本然之善,而無外誘之私,更不為威武所屈,私慾所蔽,既不偏於悲觀而失望,也不偏於樂觀而放佚,止定靜安,泰然自得,這就是未發之中,乃是存養省察的「存」的工夫所由致之,亦就是修身立業之大本,此即所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這亦就是朱子所謂「自戒懼而約之,以至於至靜之中,無稍偏依,而其守不失,則極其『中』而天地位」的境域,這實是闡明「允執厥中」的精義。但他與中庸之「中」的性質,並不是完全相同的。中庸之中,所謂「中者,天下之正道」也者,這正道之「中」的範圍,乃是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無分內外,亦不論心物,皆包涵於此道之中。所以這兩個「中」字,即「中」者天下之正

---------------------------------------------------P.96---------------------------------------------------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