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與古代作戰原則以及今日戰爭藝術化的意義之闡明(下)

而不失了!我所以說,這是革命將領精神修養工夫的心法,就是特別著重在這一層的上面。固然存天理,滅人欲,亦是我們革命將領品德修養工夫的門徑;但我們不獨要求革命將領有完美的品德修養,同時更須要求革命將領有高度的精神修養!因此,我們必須要如王陽明所說的:「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來省察克治,時時反問自己,我這顆心是不是又放肆了?散漫了?搖動了?沮喪了?是不是又被人欲(物慾)浸蝕了天理(本然之善)?如此,每一天都像越王勾踐,反問自己「汝忘會稽之恥耶」?一樣地來省躬自責,那對於「危微精一」哲理的修養工夫,雖不能事事皆中,亦必不遠了。

    我們既已知「危微精一中」是我們革命將領精神修養工夫的心法,但如何能夠實踐這個心法,那就要研究了。我以為大學上「定靜安慮得」的工夫,就是我們進於「危微精一中」的門徑。我們知道大學一開始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這裏的明德、新民、至善,即大學的三項綱領;在綱領的後面,緊接著告訴我們的,就是大學之道的方法,它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照王陽明的解釋:「至善是心之本體,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處便是」。所以這裏「定靜安慮得」,也就是我們做「危微精一中」的至精至一工夫的著手處。
    在要講「定靜安慮」之前,特別要為大家就「知止」的意義,先加解釋。知止的意義,照朱子的意思:「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止則心有定向。」以故這個知止,就是「知至至之」,是給你一個追求至善的目標(即所當止之地),必至於是而不遷,使志有定向的意思。我們革命將領對

---------------------------------------------------P.285---------------------------------------------------

於三民主義的實行,就是我們所當追求的至善的目標,也就是我們「所當止之地」。因此,這個止字,絕不是「止,吾止也」,告訴你自滿自足,不必再求進步了的意思。一般人往往只照字面上望文生義,不求甚解,難免不把這個「知止」的止字,誤會到學記上所說的「學者有四失……或失在止」的上面去,如此,就是大錯了。
    現在再講「定靜安慮得」,根據朱子的解釋:「定謂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安謂所處而安,慮謂處事精詳,最後慮而有得」。我以為這得字對照上文知「止」的止字而言,亦可以說這「止」字是一個目標,「得」字就是所以要獲得這個目標,故必須經過定靜安慮,而後方能達到其所止的至善境地。要淺顯的說,這「至善」亦就是「正確」的意思;止於至善者,達到其正確的目標之謂也。所謂知止,就是認識了正確目標,即向這正確的目標去安心追求;所謂能得,就是已能達到這正確的目標而已。元儒吳草廬說:「窮理知言則知止,集義養氣則有定,定則靜矣,靜如止水,安則無慮而不自得」。除了知言」二字,應改為「至本」之外,我認為吳氏其他各語,對於「定靜安慮得」的解釋是沒有再正確的了。我在「大學之道」的講詞裏,也曾經指出:「先要能求得真知灼識,見到獨一的至善之境,在事既有不易之理,在心自有不安之趨,這樣心才能安定下來;心能安定,然後妄念不萌,外物不搖,這就歸到靜的工夫;靜了之後,便能泰然怡然,無入而不自得,這就歸到了安的地步;安了之後,對於事事物物,便能深思遠慮,精究體察,無往而不得其宜,亦無往而不收其功。」現在我可以更簡單地說,凡事認定一個目標(知止)以後,就要志凝神定(有定),再求有氣息寧靜(能靜),心境安詳(能安)。

---------------------------------------------------P.286---------------------------------------------------

這樣自能思慮周詳,而且其所得的結論與判斷,未有不正確,亦決不會再有所偏差的了(能得)。這種「定靜安慮得」的順序,也就是「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的工夫。但是大家要特別注意這定靜安慮得,乃是修養工夫的順序,而決非各段分立的東西;而且這修養工夫入門的前提,還是要由朱子在中庸裏所說的「存養省察」工夫做起才行。否則,你如不能先著力於「存養省察」,那決不能做到「定靜安慮」,若是不能「定靜安慮」,那更不能體會到「危微精一」的心法。所以我認為「定靜安慮」是危微精一」的前提;「危微精一」是「定靜安慮」的效果;而「存養省察」,又為「定靜安慮」修養入門的基本工夫。這個修養工夫的順序,學者是不可不知道的。

    上面的解釋,是單就哲理來說的;如果要應用於軍事上的話,那用孫子的語意來說明,也許更容易明白。
    現在我們可以根據孫子的語意,繼續解釋「定靜安慮」的工夫與效果。在講「定靜安慮」之前,大家首先要了解,克勞塞維茨曾說:「所謂兵法,實不過是對於一個戰役中,可能遭遇的一切境況,作合理思索的結果而已」。這種「定靜安慮」的工夫,就是要給你一個「合理的思索」的張本,亦就是「合理考慮」,考慮什麼?就是考慮你所將要擔負戰役的敵我各方的情形與內容,以及將要遭遇的各種可能問題,和他的本末、終始、先後的規律,還有最後的決心。我們現在參謀業務教育所實施的各種作為和程序,亦不外乎是這個合理考慮的要領。
    所謂「定」的工夫,我以為也就是孫子所講的「治氣」的工夫,這在軍人的修養上最為重要。所謂

---------------------------------------------------P.287---------------------------------------------------

「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以及「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就是「定」的工夫的效果。但是自我定了,那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設法對敵亂之、撓之,使敵人不能安定,並要使敵人驚駭狐疑,猜忌攜貳才行。這樣我們自己始終能定,而使敵人又不能定,那到最後,就自能獲得「亂而取之」的機會了。
    至於「靜」的工夫,亦即「治心」的工夫。這就是孫子所說「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又云:「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這種靜的效力,就是兵勢篇所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擊,至於毀折者,節也……其勢險,其節短。」這勢與節的力量,惟先有靜的力量才能獲致。所以我以為如果要做到這種「靜」的工夫,先決條件,是要為主將者治心能靜,所謂「神明如日之升,身體如鼎之鎮」,意志澄澈,於穆靜肅;這種靜才可以使「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乃至乎「形兵之極,至於無形」,「動而不迷,舉而不窮」了。同時反過來說,我們更是要使敵人紛紜攘擾,譁噪驚慌,吏怒將倦,夜呼軍擾,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無法致靜,那我們才能真正收到對敵人「以靜制動」的效果。
    其次「安」的工夫,也可以說是「治力」的工夫。怎樣叫做安呢?那就是孫子所說「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我們如果能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那就自然能安如泰山,自然能先立於不敗之地了!但是要了解這裏所謂「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並不是要你坐著挨打,而是要你積極準備,隨時可以做到「後敵而發,先敵而至」的意思,這道理是不能不特別體察領會的。同

---------------------------------------------------P.288---------------------------------------------------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