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建國六週年紀念告全國軍民書

內容來源:卷三十二 書告

隸屬章節:書告\中華民國三十二年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七月七日——
 一、今後一年為聯合國奠定最後勝利基礎的一年。
 二、日寇已臨窮途末路,軍事上已造成必歸覆滅的形勢,經濟上亦無辦法,飛機船舶生產能力低下,政治上所謂「政略」,不外奴辱、役使、劫掠、欺騙、巧取、強奪的一套,不獨不能欺騙世界,也不能欺騙他本國的人民。
 三、在日寇燒殺淫掠下,我淪陷區同胞待救。
 四、六年抗戰,不僅足以增加國家的信譽,且已促起敵國人心的崩潰。
 五、爭取民族生存與最後勝利,將士要創造更光輝戰績,人民應一致奮發,勤勞節約。
 今天是我們抗戰第六週年紀念日,我們全國軍民反抗侵略打擊敵寇的艱苦奮鬥,從此進入了第七年度。現在整個戰局的形勢已極分明,最後勝利的前途更見確定,而我們的責任也實在是空前無比的增加了。我們六年來的犧牲流血,要能把握住這一個在整個抗戰中最重要最緊張的時期,再接再厲,刻苦奮鬥,纔可以收穫我們的代價,安慰我們殉國殉職的無數軍民先烈,也纔能不負盟邦的期待,爭取最後勝利,以貢獻於世界的和平。
 去年今日,我曾告訴我們同胞,抗戰第五年,是世界大戰整個戰局展開的一年。今天我再向我們全國同胞指出,今年這一年,即抗戰第七年度,乃是世界大戰整個戰局決定的一年,也是我聯合國奠定最

--------------------------------------------------P.31--------------------------------------------------

後勝利基礎的一年。過去這一年之中,日寇和他的軸心伙伴,在東西各戰場上,雖然不斷的猖狂竄擾,而戰爭的結果,無不是造成為我盟邦極端有利的形勢。我們全國軍民,這一年來,在浙贛、在滇西、在蘇魯、在冀察、在大別山、在太行山、在各戰區,以至最近在鄂西的戰鬥,牽制了日寇凶橫的侵略軍隊,使他不敢窺印度,不敢侵澳洲,也不敢向北跨越阿留申群島,以切斷美蘇的聯絡。在此時期,我們盟邦圓滿執行戰時生產的計畫,順利增強各個戰場的戰力,因之納粹侵略者繼史達林格勒一役敗潰以後,復大敗於北非。北非軸心軍隊的肅清,使同盟國完全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權,關係於整個戰局最為重大,從此東西各盟邦之間的運輸和聯絡暢通無阻,歐亞兩洲已成為整個的戰場,而軸心寇盜在東方西方無不陷於隔絕孤危的地位。現在意大利既完全暴露於我盟軍隨時攻擊的危機之下,德國的工業區也常在英美空軍轟炸之中。蘇聯對德軍的戰線,與我國對日寇的戰線,亦皆屹立不搖,各予敵人以不斷的打擊。世界各戰場的主動地位,早轉入我們盟軍之手,而我們盟國的兵員與經濟力和戰時生產的力量又在天天增強。此後東西的侵略者只有坐以待斃,斷無再如從前閃擊取勝僥倖投機的可能。如果他們向我盟軍冒險求勝,更足以自速其亡。即令他們改攻為守,希圖苟延殘喘於一時,其俯首就殲的時期,亦不能超越這兩年以外。這都是我們盟邦密切配合共同奮鬥的成就。我首先要為我軍民說明的:
 在這整個戰局形勢之下,我們來觀察敵寇日本的現勢,可以說日寇不論在軍事上、在經濟上,乃至在他自稱為「政戰兩略配合」的政略上,都是斷潢絕港,一無出路。先就軍事來說:去年這一年,日寇在太平洋上所羅門群島屢次海空戰役中所遭遇的挫折,比之中途島、珊瑚海各戰役的損失更加嚴重。最

--------------------------------------------------P.32--------------------------------------------------

近阿圖島的日寇全軍殲滅,日閥祇能向他國內狂呼悲鳴,空言報復,就是他力量枯竭的表現。在我們中國戰場上,他最近發動湘北、鄂西全線的寇軍,進窺我川鄂邊境的要隘,原想借此掩飾他無可挽回的頹勢,結果在我軍英勇反攻之下,使他全線崩潰。當他臨時議會開會的時候,東條報告對於中國戰局與歐洲戰局,皆支吾躲閃,無可置詞。現在他在陸上既已深深陷入了我們中國戰場的泥淖,無法自拔。而在海上,他過去乘盟國防備的空虛,展開了全面的戰線,北自阿留申群島,南達新幾內亞,西面到了印度洋。然而他的空軍薄弱,不能保持全線的制空權。他的軍艦沉沒過半,運輸船舶損失更大。他這個長約八千海里的戰線上,到如今沒有一處不在同盟國日益加緊的攻勢威脅之下。寇軍最多祇能防守幾個孤立的島嶼,憑他的人力物力和運輸力量,都不足以作全線的應援。只要我同盟國在各方面同時向他開始攻擊的時候,則阿圖島全軍覆沒的先例,必到處重演,直到他全線瓦解土崩為止。這是他軍事上必歸覆滅的形勢。
 再就經濟來說:日寇現在生產不足,原料枯竭,運輸缺乏等等的苦悶,已不是他任何虛偽宣傳所能掩飾。他原來妄想搜括各佔領地,尤其南洋的寶庫,來供應他的需要;但他既沒有船隻可以運送,更沒有力量作大量的投資,來進行建設工作,於是他對各佔領地只得提出所謂「就地自給主義」,就是說各佔領地的工業必須就地榨取其必要的資本。但是最近兩年敵寇在我們中國淪陷區設立的「華北開發會社」和「華中振興會社」,已因資財的缺乏,把多數的「分會社」經營的事業都停頓下來,在這樣狀況之下,更可推想他對於南洋各地不能投資與無法建設了。他對外來的物資既無法取得,而他在本土的窮乏

--------------------------------------------------P.33--------------------------------------------------

,更是無法補救。尤其是他國內農村生產力的銳減,加之去年農產的歉收,使他糧食更感到不足。這次臨時會議中他提出「糧食緊急增產」案,說是要「傾注全力以行之」,可見他在我們淪陷區和泰越等地所掠奪的糧食,也無法補充其消耗。這就是說明目前南洋泰越與倭國之間,海運幾乎完全隔絕的實際情形。尤其日寇感到最大的悲哀和惶急的,就是在同盟國與侵略者劇烈的生產戰之下,日寇在軍需工業上先天不足的弱點,無論如何是無法彌補的。這兩年來,他一再高唱所謂「產業再編成」,由重點主義而「超重點主義」,要集中力量來增加鋼鐵煤炭輕金屬和飛機船舶的生產,但總是徒勞無功,人力、物力和設備,怎麼樣都趕不上他的需要。我們只看他這次臨時議會的中心主題,所謂「企業整備案」,竟至要把他最具有基礎的紡織業等幾種工業完全廢止和改變,乃至若干鋼鐵工業和煤炭鹽場也封閉起來,將其所有機械拆卸作為廢鐵,變成原料,轉用到軍需工業上面去,這真是所謂挖肉補瘡的辦法,完全說明了敵寇飛機船舶生產能力的竭蹶,是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這飛機生產能力的低下,是敵寇在太平洋上海戰屢遭失敗的因素,也就是敵寇在亞洲大陸上野戰必然覆滅的死症。尤其是他船舶生產能力的低下,不獨使敵寇海上發展的力量不能保持,亦且使敵寇無法運送各佔領地的物資,以供給他國內軍火製造之用。這兩個致命的死症,他也自知是最大的危機,所以要拼命的不顧一切來補救。他這樣不惜毀產以造產,實際是等於竭澤而漁,其末路窮途,也更可見一般了。
 再就敵寇的所謂「政略」上來說:他所謂政略,原來不外乎奴辱、役使、劫掠、欺騙、巧取、強奪的一套。但是他就在這一點上,也是捉襟見肘,破綻百出,不獨不能欺騙世界,也不能欺騙他本國的人

--------------------------------------------------P.34--------------------------------------------------

最近更新於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