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幾個重要問題的答案

,是一樣的意義。尤其巧合的,是孔門有四子書,耶教有四福音,這四福音就等於我們的四子書。而四福音在耶教聖經中的地位與四子書在十三經中的地位,其重要也是相等的。同時保羅十三章與孟子七篇亦有其彷彿之處;特別是保羅有功於耶教,和孟子有功於孔門的關係,亦復相同。當然新舊約也有很多不合時代的文化,而且其不合時代的程序,並不比中國經書更少。但是西方科學與民主最發達的國家,到今天還都尊重這部聖經,而無人反對其讀經,更無人以其讀經為復古,這是什麼原因?這就是他們體認一個民族,必須愛護其自己固有文化,方能使全體國民保持其愛國的熱情,與增強其對祖國的責任感,激發其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所以其中經典章節,雖有不合時代的微瑕小疵,但因為這是他博愛自由平等的精義所在,乃就不忍吹毛求疵,更不願因噎忘食,捨本逐末。大家試看他們那種民族精神是這樣的擇善固執,他們對於民族固有文化,又是這樣的深信不惑,那就無怪於民主與科學都能隨時代的進步,而為其應用,以致有今日這樣富強康樂的境地。但是新舊約聖經與中國的四書五經其內容與精神並不是完全相同的,因為耶教聖經,多半是注重宗教的教義教理和教規之傳授,然而他們尚能如此保持重視,絲毫亦不肯輕率刪改,決不像我們中國人那樣厭故喜新、立異好奇的作法。何況我們中國的經書,實為民族精神、民族德藝和民族哲理之所寄託,更是 總理所說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一貫的道統之所寄託,為我們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典籍,其應愛護研究,自當遠出於宗教的教義經典之上。可是大家不但不知道愛護發揚,反而視同糟粕,棄置不顧,甚至視若蛇蠍,趨避不遑,像這樣喪失自信心的民族,那如何可以望其復興呢?僅就這一點來說,就可以知道人家的立國和富強,並非偶然;而我們的貧弱

---------------------------------------------------P.49---------------------------------------------------

與困頓,實在就是自己舍棄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自己喪失了自己民族的信心,這是非常顯然的。至於耶教聖經的整理編纂,到現在亦不知其經過幾多回了,其中如典章、制度、詩頌、誡命、律例、倫理等項,都是分章分節,綱舉目張的,而且每節之中,還再有小節,每小節的邊側,皆有數字標示次第,只要你指出章節行次,就隨時可以檢示按索,這一點在我們重編經書時,是很可以研究取法的。譬如四書五經,就一樣可以分列為哲學、倫理、德藝、禮樂、典章、文物、詩詞、法律、政治、經濟、軍事、農業、工商、社會等類,分章分節,編纂註釋,使治哲學者得以專研哲學,治政治者得以專研政治,治社會者得以專研社會等等,如此,則學者之研究得以專一,而主之者亦得以執其詞義,考其得失。只是倡導固有文化,容易使人誤會我們又在提倡章句詞章之學,這因為以前歷代科舉,都是以通一經、執一藝為進身之階的,大家一提及經書,就不期然而然的要聯想到科舉和詞章的上面去。其實我們要研習經書的目的,根本在明乎善而誠乎身,窮其理而致其用,斷不是要大家懷其文而忘其義,所以不必強記博誦,工於文詞;倒是要大家能夠慕義向道,裨於實用,否則,如只是僅僅知道誦藻,解其訓詁,而不及於道,不明乎善,那就是買櫝還珠,棄其精髓,而收其糟粕了。我們要倡導民族文化,最要緊的還是要激發學者以遺棄民族固有文化和忘本逐末舍己耘人為恥的心理為第一義。至於應否以四書五經命題試士,那還是次要的問題,不必局限於經書範圍,當視其何種考試而定。更不必以其為經書的章句,就畏忌避諱,不敢命題。我前面已經提到過學習理工實科的學子,如亦要他盡讀經書,試以課題,那就很難了。可是關於我們本國的地理歷史,只要是中國人,無論其學習那一系科的,就都應該精研熟習;假使一個人

---------------------------------------------------P.50---------------------------------------------------

連自己國家的歷史,自己國家的版圖,都茫然不知,那就要愧為國民的一份子,而且他對祖國對民族的愛國心和責任感,也就無由而生了。我覺得今後教育部和編譯館,最急要的工作,就是要分別程度的高下,重新編訂各級完善的本國歷史和地理,使在學與不在學的青年,都能按其自身的程度,作為必修自修之用,而各種普通以上的考試(即技術人員亦不例外),均應接受本國史地的考試,這樣才能提高一般人研習本國史地的注意和熱忱,且可引起他們研習本國文化和哲學的意識,使能激發一般國民的愛國心和責任感了。
    至於官僚的習氣,以今日臺灣來說,當然比從前在大陸上已經減退了很多,但是這與根絕舊習的程度,其距離還很遠很遠。我們不妨先來研究這種舊的惡習,究竟是怎樣產生,怎樣沾染的。俄寇奸匪們說,我們中國一直是陷於半封建社會的狀態,因之官僚積習,就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可是大家能切實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我們中國早已消滅了封建制度,就是封建習性亦很少存在,即使某些文人尚不脫士大夫的意識,那也不是由於封建社會所產生出來的,乃是由於另一種農業社會孕育下來的產物。若說現代的封建習性,我以為莫過於蘇俄的共產帝國了,他們是以民命為芻狗,不惜犧牲全部人民的生命財產,以保障其共產帝國的基業,他們這種制度與組織,是比任何帝制與封建,都要專制,都要自私,其專制暴戾,真不知要超過古代的封建制度幾千百倍咧!大家知道,我們中國五千年來,就為以農立國的國家,這種農業社會的形成和遞邅,那是有其必然性與因襲性的,但這決不是封建社會的產物。現在大家要研究要認識的,倒是農業社會究竟有些什麼病態,而這些病態,又是否足以構成官僚鄉愿的惡習?我

---------------------------------------------------P.51---------------------------------------------------

以為農業社會的嚴重病態,第一就是輕忽時間,什麼事早一點遲一點都無所謂,所以事事都是遲鈍散漫,延宕耽誤,時間的早晚,對他們不會有太多的關係。第二是不重數字,譬如農人手裏的秧苗,他就只約計一共有多少斗穀種,可以分插多少畝田地就行了,決不會像工程師手裏的圖樣,不能差一釐一黍,所以數字在農業社會中,也就從來不被重視。第三是不知奮勉向上,一切都聽從宿命論的指導,靠天吃飯,優遊卒歲,沒有向上的企圖心,更沒有奮鬥的精神。第四是消極頹唐,事事只要兜圈子,不求確切,隨隨便便,悠悠忽忽,譬如關門總是讓他半開半掩,就從不注意要緊密的關實,尤其是現在各級機關都喜歡用白布門簾來掩映其各個房間,因為這樣他根本就用不著關門了,而且還可以掩飾其房間內一切骯髒腐敗的東西,這雖是一些細微末節的表現,可是這已經夠你推論我們機關的不徹底、不清白的官僚作風的一般了。第五是不分本末,不求重點,即使有了重點,也不求其重點的中心所在,凡是做一件事,都要整個的囫圇吞下去,認為全部都是一樣,就什麼都要同時並舉,結果什麼都做不成,到最後都落了空。所以古人說「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就是這個道理。第六是消耗浪費,本來在農業社會裏,都是傾向於樸素質實的,可是他無謂的消耗,特別是吉凶慶弔,在農業社會中,卻仍然在大量地浪費,尤其是不知道經濟使用的緣故,其所產生的浪費數字更加龐大。第七是反科學,含糊籠統,模稜兩可,而且是故步自封,執一不化。第八是反組織,只顧個人權利,不顧共同義務,而且嫉妒疑忌,幸災樂禍,所以一切行動,都是破壞團結,破壞統一,既沒有合群的觀念,更沒有民主的德性。第九是反紀律,一切行為,總是以個人為本位,只知違法徇情,損人利己,因之重私輕公,假公濟私,乃至無所不為了。第

---------------------------------------------------P.52--------------------------------------------------

最近更新於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