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三、王陽明大學問 

  讀王陽明「大學問」的幾點意見
   (一)
 大學問中陽明所謂「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一段,乃以吾之父、人之父、天下人之父而為一體,謂如是而后「孝之明德始明」。其說近於「愛無差等」,而與「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推及之意不侔。且以一人親吾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不惟不近人情,而亦事理所不許。余意如以此處「親民」之親,作親近民眾,施以感化亦使其能如我之孝父者,以孝其父也,則孝之明德自明,而新民之意,亦即在其中矣。蓋天下之人,未必人人皆能孝弟,故須以吾之明德修身,以身作則,而感化之,以使之孝弟,比即「新民」之道也,不過新民必自親民始耳。且唯有如此,而后陽明下段「即以新民為親民,亦無不可」之意,乃可通也。故吾始終以為此親民之親,應作為動詞親近之親,而不應作為名詞親族之親解耳。

五十一年九月七日晚於草蘆  

   (二)
 陽明「大學問」曰:「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此其所謂「物者,事也」,以物包括於事之中,而抹煞其實物之存在,所謂「意所在之事謂之物」,乃以事包括於物之中,而否定其事態之表現,似有語病。蓋物為具體之物,而事為抽象之事居多。如

---------------------------------------------------P.65---------------------------------------------------

以事與物之相關連者,謂之「物事」或「事物」,以物與事並稱,自無不可。若以物與事分而析之,則物有具體的物質實體可指,而事亦有抽象的意識形態可言,此即陽明「凡意之發必有其事」之謂。今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例,其中修、齊、治、平皆為事,而身、家、國、天下皆為物,即以陽明自己在其本文中所說:「身、心、意、知、物者,雖亦各有其所,而其實只是一物。格、致、誠、正、修者,雖亦皆有其名,而其實只是一事。」此乃物與事各有定義,不容混淆,更足參證是則物自為物,事自為事,不能混為一談,其理皆甚明。若曰格物者,事也(其餘類推),那就無語病了。如是即使將物包括於事之中,自無不可。但將其事中之物,一概抹煞,而只有其事而無物,或將其物中之事完全否定,只有其物而無事,則猶格物者,有物而無格,有格而無物;或以物為格,以格為物,如此,烏乎可?而且此與大學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以物與事,分明為二、並存之意,亦失之矣。我故曰格物者,事也,則可。若僅曰物者,事也,則不可。如其曰物者,事物也,則無不可。但曰事者,物也,即所謂意所在之事謂之物,亦不可也。

五十一年七月十四日  

   (三)
 陽明對於朱子三綱八目之說,皆加以否定,故曰:「先儒之說,是蓋不知明德親民之本為一事,而認以為兩事,是以雖知本末之當為一物,而亦不得不分為兩物也。」此乃否認明德、親民

---------------------------------------------------P.66---------------------------------------------------

、至善為三綱矣。又言:「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條理,雖亦各有其所,而其實只是一物;格、致、誠、正、修者,是其修理所用之工夫,雖亦皆有其名,而其實只是一事。」是乃否認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八目矣。意者陽明當是以孔子「吾道一以貫之」之教為本乎?此乃對朱子大學章句釋義,完全推翻,而非僅親民與新民之辨異而已。

五十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夕  

   (四)
 所謂「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者,此乃連接前後二段而言。故其前兩語「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者,不僅對明明德至慮而后能得而言,其後兩語「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亦不僅對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以至國治而后天下平而言,蓋事與物皆有本末、終始與先後所在也。至陽明所謂「工夫條理,雖有先後次序之可言,而其體之惟一,實無先後次序之可分」之說,乃其體道窮理之所得,用意良深,殊非一般學者所易了解,蓋將以為既無先後次序之可分,則何有先後次序之可言?其實身、心、意、知、物者,乃對其條理之形言之,故有先後次序之可言,至格、致、誠、正、修者,乃對其工夫之神言之,自難有先後次序之可分了。余在上年九月七日記事中,頗有疑竇,但經數月之體念,至今豁然了悟,蓋已無復容疑矣。

五十二年三月八日記中正 

---------------------------------------------------P.67---------------------------------------------------

 

最近更新於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