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運動綱要
- 詳細內容
內容來源:卷三十 書告
隸屬章節:書告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在南昌發表——
要旨
甲、新生活運動之主旨
新生活運動乃全體國民之生活革命,以「禮、義、廉、恥」為基準。
乙、新生活運動之認識
一、生活為「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之總表現,為人生一切活動之總稱,補偏救弊,一變舊生活之趨向,謂之「新」生活。
二、新生活運動為轉移風氣 之工作。
丙、新生活運動之目的
以勁疾之風,掃除社會惡習,以薰和之風,培養社會生機與正氣。
丁、新生活運動之內容
以「禮、義、廉、恥」之素行,習之於日常生活「食、衣、住、行」四事之中。
戊、新生活運動之方法
先教導,後檢閱。
己、結論
生活藝術化,生活生產化,生活軍事化。
甲 新生活運動之主旨
--------------------------------------------------P.154--------------------------------------------------
本文
新生活運動者,我全體國民之生活革命也,以最簡易而最急切之方法,滌除我國民不合時代不適環境之習性,使趨向於適合時代與環境之生活;質言之,即求國民之生活合理化,而以中華民族固有之德性——「禮義廉恥」為基準也。
我中華民族本為「重禮義」、「明廉恥」之民族,而「禮義廉恥」之於今日之建國,則尤為迫切而不可須臾緩也。
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之文化,其食衣住行之法則,本極高尚;時至今日,反有粗野卑陋之狀態,而不免流為非人的生活者,厥為「禮義廉恥」不張之故。
我中華民國有三千五百萬方里之土地,其食衣住行之資源,本極豐富;時至今日,反多爭盜竊乞之現象,而不免流為非人的生活者,厥為「禮義廉恥」不張之故。
我中華民國有四萬萬之人民,其食衣住行之組織,本極鞏固;時至今日,反呈亂邪昏懦之現狀,而不免流為非人的生活者,厥為「禮義廉恥」不張之故。
今欲以優美之藝術,易其粗野卑陋之習尚,以固有之品性,化其爭盜竊乞之行為,固有待於「禮義廉恥」之復張;然在此亂邪昏懦狀態之下,社會秩序紛亂,邪說橫行,人多沈迷陷溺,莫知所從,故施政施教,都如搏沙捕風,未易見效;振衣者,必挈其領,提綱者,必挈其綱,若欲改善今日國民之生活,自糾正其亂邪昏懦,陷溺沈迷之風始,此新生活運動之所以為今日立國救民唯一之要道也。
--------------------------------------------------P.155--------------------------------------------------
乙、新生活運動之認識
一 何為「生活」
孫總理曰:「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是民生雖分為四個方面,而生活實為其他三者之總表現;蓋生存重保障,生計重發展,生命重繁衍,而凡為達成保障、發展、與繁衍之種種行為,便是生活。換言之,生活即是人生一切活動之總稱。
二 何為「新」生活
為欲繁衍生命,保障生存,發展生計而表現之一切行為,因時代與環境之遞嬗變遷,而呈現不同之形式,演化不同之方法;時不可留,環境亦隨之而異,惟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者,始得暢遂其生。凡民族之生活,當其蘄求適合時代與環境時,必須補偏救弊,一變其舊有生活之趨向,此即謂之「新」的生活。
三 何為新生活「運動」
人民生活之滿足,固有賴於政治之教養,和各種制度之盡善推行;但政治上各種制度之推行,與社
--------------------------------------------------P.156--------------------------------------------------
會風俗習慣之關係,至為密切;每當舊制度崩潰,新制度代興之時,苟不知提倡與其新制度相適應之風氣,以為推行之助,則新制度每為之紆迴顛躓,末由展其效能,必須風以動之,教以化之,而後其政始得為之治也。水流濕,火就燥,社會運動之效用,正所以為之濕為之燥而已;故任何國家於革故鼎新之際,恆以「轉移風氣」為先,蓋其力較政教為尤大,其用較政教為尤廣,而其需要亦較政教為尤急也。此種「轉移風氣」之工作,即所謂新生活的「運動」,此運動之進行,端賴國民人人之自覺其需要,發乎己,應乎人,由近及遠,由淺入深,能修其身,所以立一家之風;能治其家,所以立一鄉之風;與政教相輔而行,而常在政教之先,與政教相得益彰,然不賴政教之力而始著者也。
丙 新生活運動之目的
一 為何需要「新生活」
今日吾國社會,一般心理,苟且萎靡,其發現於行為者,不分善惡,不辨公私,不知本末。善惡不分,故是非混淆;公私不辨,故取予不當;本末不明,故先後倒置;於是官吏則虛偽貪污,人民則散漫麻木,青年則墮落放縱,成人則腐敗昏庸,富者則繁瑣浮華,窮者則卑污混亂;其結果遂使國家紀綱廢弛,社會秩序破壞,天災不能抗,人禍不能弭,內憂洊至,外侮頻仍,乃至個人、社會、國家與民族同受其害;若長此不變,則雖欲苟延其鄙野的非人的生活亦不可得!故欲繁衍我群眾之生命,保障我社會
--------------------------------------------------P.157--------------------------------------------------